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浩1895—1947

浙江上虞人
曾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组织科科长,中国外交协会浙江分会主任,浙江省教育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赈济会常务委员。
字:子梁

徐浩1895——1947

字子梁,浙江上虞人,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生。畢業於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加入中國國民黨。1929年赴日本,先後在文化學院習文學,明治大學習法學。1932年夏,獲文學士與法學士學位; 8月歸國,任省立水產學校訓育主任。兩年後,轉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黨務人員訓練班秘書。翌年春,任訓練班主任; 9月改任浙江省黨部組織科主任、科長; 同年兼任中國青年勵志會常務理事。1937年8月,當選爲國民大會代表。1939年3月,當選爲浙江省臨時參議會第一届參議員。嗣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組織科科長,後升任書記長。1942年浙江省臨時參議會改選,仍任參議員及駐會委員。1943年1月至7月,兼代國民黨浙江省黨部主任委員。1945年4月,當選爲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9月辭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書記長,專任委員。並先後任浙江省訓練團訓練委員會委員,建國勵志會理事長,中國外交協會浙江分會主任,特種考試浙江省地方行政人員考試典試委員,浙江公職侯選人應考資格審查委員,浙江省青年志願從軍委員會委員兼宣傳科科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任黨政接收委員會委員,日僑管理所所長。1946年當選爲浙江省參議會參議員及駐會委員。1947年3月,聘爲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常務委員,並任浙江省教育會常務理事,私立春暉中學董事長,壽昌縣私立蒿山中學董事長,勵志高級農業學校董事長,紹興七邑聯立職業學校董事長,《寧紹臺日報社》董事長,《青年日報》董事,浙江省賑濟會常務委員,紹屬七邑同鄉會理事長。1947年籌設公立醫院,任董事長; 同年9月9日病逝。年52歲。

徐浩

徐浩703—782

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太子少师,封会稽郡公。世称“徐会稽”。得父峤之传授,真、行、草、隶皆精。曾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四方诏令,多出其手。尤精楷法,圆劲肥厚,自成一家。评者认为其书“如怒猊抉石,歇骥奔泉”,“锋藏画心,力出字外”,然窘于绳律,稍乏韵致。与李邕、颜真卿等人齐名一时。存世墨迹有《朱巨川告身》,碑刻有《不空和尚碑》、《大智禅师碑》等,撰《论书》一篇,著《古迹记》一卷。

☚ 史惟则   颜真卿 ☛

徐浩703—782

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彭王傅,封会稽郡公。《全唐诗》存诗二首。

徐浩

唐代书法家。公元703年生,782年去世。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其祖父师道,父峤之都是著名书法家。他擅长隶、楷和行草书,其风格圆劲凝重,温厚端庄。宋代黄庭坚曾说:他“用笔劲正而心圆。”苏东坡称“徐家父子亦绝秀,字外出力中藏棱。”米芾也因其三代皆擅书法而极为钦敬仰慕。传世有行楷墨迹《朱巨川告身》,传唐大历三年(768)八月书,宽26.6cm,长190cm,34行,237字;《不空和尚碑》,唐建中二年(781)建,楷书24行,行48字;《嵩阳观圣德感应碑》,刻于唐天宝三年(744),碑高900cm,宽204cm,隶书25行,行53字。

徐浩

徐浩703—782

唐代书法家。少举明经。张说荐为丽正殿校理,三迁右拾遗。拜太子司议郎,迁金部员外郎,历宪部郎中。肃宗即位,召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右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宠绝一时。进国子祭酒,为李辅国谮,贬庐州长史。代宗复召拜中书舍人,迁工部侍郎,出为岭南节度使。召拜吏部侍郎。坐贬明州别驾。德宗初,召授彭王傅,进郡公。工草、隶、楷书。书迹有《朱巨川告身帖》、*《不空和尚碑》、《宝林寺诗》等。两《唐书》有传。

☚ 韦陟   张旭 ☛
徐浩

徐浩703—782

唐代书法家。少举明经。张说荐为丽正殿校理,三迁右拾遗。拜太子司议郎,迁金部员外郎,历宪部郎中。肃宗即位,召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肃宗悦其能,加兼尚书右丞。玄宗传位诰册,皆浩为之,宠绝一时。进国子祭酒,为李辅国谮,贬庐州长史。代宗复召拜中书舍人,迁工部侍郎,出为岭南节度使。召拜吏部侍郎。坐贬明州别驾。德宗初,召授彭王傅,进郡公。工草、隶、楷书。书迹有《朱巨川告身帖》、*《不空和尚碑》、《宝林寺诗》等。两《唐书》有传。

☚ 韦陟   张旭 ☛
徐浩

徐浩

字养盛。明隆庆(1567~1572)间国子生,为浙江永嘉县丞。以文学饰吏治。却例钱,一无所取。曾上书辨胡宗宪冤案。著有《山野芜言》。

☚ 赵善政   赵健 ☛

徐浩703—782

唐臣。徐峤之子。越州(今绍兴)人,字季海。浩少举明经,工草隶,以文学为张说所重,调授鲁山主薄。肃宗朝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其手,遣辞赡速,宠绝一时。德宗初授彭王传,进会稽郡公。父峤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屏四十二幅,八体皆备,草录尤精。建中三年(782) 卒,年八十,赠太子少师。

徐浩703—782

唐著名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其手。德宗初,官至太子少师,封会稽郡公,世称“徐会稽”。工书,得其父徐峤之传授。楷法圆劲肥厚,自成一家。后人论其笔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而稍乏韵致。著有《古迹记》一卷。存世法书有《朱巨川告身》;碑刻有《不空和尚碑》、《大智禅师碑》等。

徐浩

(唐·長安三年——建中三年 703~782)會稽 (今浙江紹興)人。字季海。師道孫。嶠之子。少擢明經,官魯山主簿,拜麗正殿校理,遷監察御史。父憂守喪,服除授京兆司録。失恃去職數載,復歷河南司録,轉河南令。至 “安禄山之亂”,出襄陽太守、本郡防御使。及肅宗 (李亨) 即位(756),韶拜中書舍人兼尚書右丞,韶令誥册皆浩為之。旋舉國子祭酒,坐事貶廬州長史。代宗 (李豫) 時 (763—779),任吏部侍郎、集賢院學士。貪欲失足,左遷明州别駕。德宗 (李適) 時,授彭王傅,卒贈太子少師。歷仕玄 (李隆基)、肅、代、德四朝,仕途多浮沉,而能善終。以文學為張說所器重,書法承祖父師道、父嶠之家學,集其大成。善八分、真、行,書名蓋世。嘗書二十四幅屏,八體皆備,後為司空圖得之。所題多文選五言詩,其“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 十數字,或草,或隸,尤為精絶。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浩筆法傳之皇甫閱。亦擅鑒定,奉旨搜訪、鑒定王羲之書,勛勞卓著。《墨池編》論其書法曰:“少而清勁,隋肩褚 (遂良)、薛 (稷)。晚益老重,潜精羲(王羲之)、獻(王獻之),其正書可謂妙之又妙也。八分、真、行皆入能。”《寳刻類編》舉載其書六十三種,而今只傳<不空和尚碑>、<嵩陽觀聖德感應頌>、<大證禪師碑>、<朱巨川告身帖>、<張庭珪墓志> 五種。著有 《古迹記》、《論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