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彦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彦伯(约1029—1068)

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籍六合(今江苏南京)。字长孺。刘立言外孙,徐彦孚异母兄,高士刘涣长女婿。刻苦读书,多见博闻,作诗得张籍句法。与妻归宁江西南康时病卒,黄庭坚誉为姑苏孝友文学之士。

徐彦伯

徐彦伯?—714

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人。少有文名,由薛元超表荐之,对策高第,授永寿尉,转蒲州司兵参军。彦伯文辞雅美,与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并称“河东三绝”。武周圣历(698—700)中进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迁太常少卿,兼修国史。以修《则天实录》功,封高平县子。俄出为卫州刺史,转蒲州刺史。景龙(707—710)中入为工部侍郎,除卫尉卿,兼昭文馆学士。景雲中迁右常侍、太子宾客。玄宗开元二年(714)卒。两《唐书》著录《徐彦伯前集》十卷、《后集》十卷,早佚。《全唐诗》卷七六存诗一卷。《旧唐书》卷九四、《新唐书》卷一一四有传。

☚ 阎朝隐   张说 ☛

徐彦伯

其源出于沈休文,古体亦托傅咸遗咏,错采镂金,端然可宝,唐书称其典缛,可谓知言。虽谢风雅之清尘,亦修文之嚆矢也。(宋育仁《三唐诗品》)

徐彦伯

名洪,字彦伯,兖州瑕丘人。《全唐诗》编诗一卷。

徐彦伯

徐彦伯?—714

唐代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名洪,字彦伯,以字显。兗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人。少以文章擅名,薛元超荐之,对策擢第。时韦暠善判事,李亘工翰札,而彦伯文辞雅美,人谓之“河东三绝”。武后圣历(698—699)中除给事中。中宗神龙元年(705),迁太常少卿,兼修国史。以修《则天实录》之功,封高平县子。未几,出为卫州刺史,以善政闻。俄转蒲州刺史。入为工部侍郎,寻除卫尉卿,兼昭文馆学士。景龙三年(709),中宗拜南郊,彦伯献《南郊赋》。景云(710—711)初,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右散骑常侍,历太子宾客。开元二年(714)卒。彦伯7岁能为文,辞致典缛,秉笔累朝,后进翕然慕倣。《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其前集10卷,后集10卷,俱佚。其赋今存有《登长城赋》、《南郊赋》和《汾水新船赋》3篇。前者吊古兴情,最具慷慨悲凉之气,值得称道。

☚ 徐寅   徐晋卿 ☛
徐彦伯

徐彦伯?—714

唐初学者,名洪,以字显。兖州瑕丘(今兖州)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皓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时称“河东三绝”。武后(684—704)时,严刑峻法,王公卿士以语言为酷吏所引,死徙不可计。彦伯著《枢机论》,谓:“言者,德之柄,行之主,志之端,身之文也。君子之枢机,动则物应,得失之见也。可以济身,亦以覆身,否泰荣辱一系之。能审思而应,精虑而动,择其交以后谈,则悔吝何由而生?怨恶何由而至?如此乃可以言也。”(《新唐书·徐彦伯传》)武后撰《三教珠英》,在全国选取文辞士,彦伯等居首。因修《武后实录》有功,封高平县子。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

☚ 徐孝克   徐遵明 ☛

徐彦伯Xu Yanbo

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徐彦伯

唐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少以文章擅名,由薛元超举荐,累转蒲州司兵参军。与李亘、韦暠、并称“河中三绝”。时王公卿士多以言语不慎而为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所谄,彦伯著《枢机论》以诫之。官至工部侍郎,以善政闻。开元二年(714) 卒。有文集二十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