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幹171—218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县东)人。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椽属。五官中郎将文学。然性情恬淡,轻官忽禄,以著述自娱。撰《中论》二卷,辞义典雅,抨击儒者之弊,认为“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反对流行的训诂章句之学,受到时人推重。亦善辞赋,能诗,其《室思》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句,意境常为后代诗人化用。但在“建安七子”中成就较为逊色,《中论》现存,另有后人辑《徐伟长集》。 徐幹 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建安七子”之一。幼年时即能诵文数十万言。年未二十,已能发言成章,操笔成文。时值东汉灵帝末,朝廷昏乱,门阀子弟竞相奔走权门,以求仕进,幹鄙之,闭门自守,精研经学天象。献帝即位,董卓作乱,幹避乱居今胶东高密一带。乱平,归居于临菑。州郡牧守令其出仕,幹乃避居山谷。献帝建安十年(205),幹始应召入曹操幕,为司空军谋祭酒。建安十三年,从曹操南征,预赤壁之役。建安十六年,曹丕受封五官中郎将,幹为五官将文学,侍曹丕、曹植游宴,并与建安诸子过从。建安十八年前后,以疾病转剧,乃退居穷巷,淡泊自甘,潜心著作《中论》二十二篇。建安二十三年二月,遇疫卒。年四十八。幹少无宦情,又体弱多病,强起入仕,急流勇退。曹丕《与吴质书》称其“怀文抱质,恬性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典论·论文》谓“王粲长于诗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刘勰《文心雕龙》论徐幹,有“伟长博通,时逢壮采”(《诠赋》)之语。今存诗以《室思》“自君之出矣”四句韵味深长,后人多所拟作。《中论》为论说文体,文气雍容如其人。《隋书·经籍志》录有《徐幹集》五卷,宋以后散佚。《中论》今存二十篇,有《汉魏丛书》、《四部丛刊》本,今存诗四篇九首,文十篇,分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俞绍初《建安七子集》又稍有增补调整。《建安七子集》收入“附录”。主要事迹见《三国志·王粲传》及注,参阅《中古文学史料丛考》。 ☚ 蔡琰 阮瑀 ☛ 徐幹 徐幹170—217汉末文学家。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聪识洽闻,援笔成章。建安初,曹操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217年,瘟疫流行,染疾而亡。 ☚ 刘桢 阮瑀 ☛ 徐幹 徐幹170—217东汉辞赋家、文学家、思想家。《三国志·王粲传》附传。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年14始读五经,发愤忘食,夜以继日,终以广闻博识著称于世。《先贤行状》谓其“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丕《与吴质书》也说他“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徐幹文思敏捷,善属文,援笔立成,深得曹氏父子赏识。曾任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迁五官将文学,除上艾长。建安二十二年,卒于疫。幹为“建安七子”之一,著《中论》二十余篇,“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四库全书总目》)辞义典雅,足成一家之言。存诗四首,其中《室思》六章,写女子对丈夫的怀念,真挚动人。辞赋成就,总体不及王粲。现仅存《齐都赋》、《序征赋》、《西征赋》、《车渠椀赋》、《玄猿赋》、《漏卮赋》、《团扇赋》、《橘赋》等残作8篇。但其“《玄猿》《漏卮》《团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曹丕《典论·论文》)徐幹的赋多佚,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5卷,早佚。近人辑有《徐伟长集》,收入《建安七子集》中。 ☚ 徐博 徐摛 ☛ 徐幹 徐幹170—217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年14才读五经,但能发愤忘食,夜以继日,终于以博识洽闻著称。他为人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轻官禄、重名节,善属文,能举笔成章。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中郎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幹亦染疾而亡。 ☚ 王延寿 祢衡 ☛ 徐幹171—218汉魏之际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潍坊西南)人。官至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中郎将文学。著《中论》二十篇,现存本为上下卷,二十篇。主要阐发儒家思想。其中《治学》、《法象》、《修本》、《艺纪》、《智行》、《考伪》等篇伦理思想较丰富。主张以才智的多寡作为品评人物的标准,表现出重才智轻德行的思想倾向,影响较大。《中论》为其主要著作,余文辑入《徐伟长集》。 徐幹 徐幹东汉书法家。字伯章,一作伯张。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随班超往西域,为假司马。后破敌,又以他为军司马。永元中,月氏、龟兹诸国降,升长史。善章草书。班固与弟超书称之曰“得伯章书稿,笔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者也。”唐张怀瓘《书断》列其书为能品。 ☚ 杜林 曹喜 ☛ 徐幹 徐幹东汉书法家。字伯章,一作伯张。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随班超往西域,为假司马。后破敌,又以他为军司马。永元中,月氏、龟兹诸国降,升长史。善章草书。班固与弟超书称之曰“得伯章书稿,笔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者也。”唐张怀瓘《书断》列其书为能品。 ☚ 杜林 曹喜 ☛ 徐幹171~218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开汉魏之际名实之学的先河,其所著《中论·考伪篇》说:“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认为实是名的基础,名是对实的反映。《中论·治学篇》说:“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反对当时流行的章句训诂之学。又善辞赋,能诗,其言情诗《室思》有佳句“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写得一往情深。《中论》尚存,另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徐幹 徐幹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字伟长。北海郡(今昌乐西)人。建安七子之一,天性聪慧,能执笔成文,尤擅长诗赋。性耿直质朴,不随流俗,洁身自好,有异于当时豪门子弟的侈奢腐化,为世人所敬重,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曹操任其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中郎将文学。所作文辞,甚得曹丕赞赏。丕称赞他的《玄猿赋》、《漏卮赋》等“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刘勰也将他的赋与王粲的赋并称为“赋首”。幹有《中论》20余篇传于世,认为“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从之。”反对流行的训诂章句之学,是一部论说文专著,也是建安七子中今存的唯一专著。另有集,已散佚。后人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 ☚ 徐悱 徐摛 ☛ 徐幹170—217东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人。官至五官将文学。善辞赋,兼能诗。词义典雅,文笔清丽作《玄猿赋》,有名于时。《室思》诗写妇女怀念远出丈夫,辞情委婉。在哲学上提出“入心莫不有理道”的观点,认为这种“理道”要经过后天学习, 才能达到启悟。这种“心有理道”之说,实开宋儒朱熹等“理具于心”学说的先河。著作有《中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