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堪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徐堪1888—1969四川三台人 徐堪
徐堪
徐堪1888——1969字可亭,四川三臺人,1888年(清光緒十三年) 生。1904年中秀才。次年至成都入四川通省師範學堂。1907年在成都加入中國同盟會; 同年9月,參與成都起義,失敗後改變姓名,去武昌,入工藝廠爲學徒。1909年回成都,入四川高等警官學堂。辛亥四川光復,任第四標統帶兵官。1912年3月,任夔州關監督。1919年當選爲廣州國會議員。1924年任北京農商部商品陳列所長。1927年任國民政府金融管理局副局長。1928年3月,任財政部錢幣司副司長; 12月升司長。1931年兼公債司司長。1935年3月,任中央銀行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 5月任財政部常務次長仍兼錢幣司司長;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旋兼中央政治委員會財政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信托局理事,中國國貨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公司董事。1938年8月,連任中央銀行理事並兼常務理事。1939年3月,任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1940年11月,免財政部常務次長職,任財政部政務次長。1941年4月,派爲1940年度高等考試財政金融人員考試再試典試委員長; 5月任糧食部部長; 6月免財政部政務次長職; 8月任外匯管理委員會委員; 9月任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委員。1944年3月,連任中央銀行理事兼常務理事; 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46年6月,兼任國民政府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 10月任行政院綏靖區政務委员會委員,國民政府主計處主計長; 11月當選爲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5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主計部主計長; 同年11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財政部部長; 12月任國際貨幣基金及國際復興建設銀行理事。1949年6月,再任財政部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未幾去臺灣。1969年7月29日在臺北逝世。終年81歲。有《徐可亭先生文存》問世。 徐堪1888~1969原名徐代堪,字可亭,三台县人。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 中秀才。次年就读于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 在成都加入同盟会。九月参与密谋成都武装起义,事泄,逃走陕西,转武汉,后返川。宣统二年(1910年) 初考入四川高等警官学堂。四川保路事起,亲率学生10余人赴川北策动民军起义,行至途中,闻蜀军政府成立,赴重庆,被委为蜀军第四标标统。1912年3月调任夔州关监督,以征收的银两支持讨袁,遭通缉,改名徐堪。1924年冬任北京政府农工部商品陈列所所长,追随谢持、邹鲁等人,将陈列所作为国民党右派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场所。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任上海金融管理局副局长,1928年改任司长。1935年任财政部政务次长兼钱币司司长。1939年又兼四联总处秘书处长。任内推行法币政策,统一全国币制。1941年任粮食部部长。抗战胜利后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后又兼任中央银行总裁,为挽救国民党政府经济总崩溃发行银圆券。1949年10月经香港去美国,晚年定居台湾。 徐堪 徐堪字可亭,四川三台人,1888年生。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警官学堂毕业。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四川光复后,任第四标统带兵官。1912年3月任夔州关监督。1919年当选为广州国会议员。1924年任北京农商部商品陈列所所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金融管理局副局长。1928年3月任财政部钱币司副司长;12月升司长。1931年兼公债司司长。1935年3月任中央银行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5月任财政部常务次长; 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后兼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信托局理事,中国国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董事。1938年8月连任中央银行理事兼常务理事。1939年3月任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1940年11月任财政部政务次长。1941年5月任粮食部部长; 8月任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 9月任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委员。1944年3月连任中央银行理事兼常务理事; 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6年兼任国民政府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10月任行政院绥靖区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长;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5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主计部主计长;同年11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12月任国际货币基金与国际复兴建设银行理事。1949年6月再任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未几去台湾。后递补为台湾当局 “国民大会”代表。1963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九届中央评议委员。1969年7月29日在台北病逝。著有《徐可亭先生文存》 等。 ☚ 徐谦 徐博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