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律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律赋

律赋

赋体之一种。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要求对偶工整、音律谐协,并严格规定押韵,甚至给定韵脚,如唐颜真卿《象魏赋》要求以“象悬国章道崇政理”为韵,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要求以“神圣功用无捷于酒”为韵。

☚ 骈赋   文赋 ☛
律赋

律赋

赋体之一种。因讲究对偶、声韵,有一定格律的限制,故名。其结体的由来及特点,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说:“始于沈约四声八病之拘,中于徐(陵)庾(信)隔句作对之陋,终于隋唐宋取士限韵之制。”可见律赋除科试限韵一项外,基本是从南北朝后期骈赋蜕变而来的。故清人李调元《赋话》也说:“古变为律,兆于吴均、沈约诸人。庾子山衍为长篇,益加工整,如《三月三日马射赋》及《小园赋》,皆律赋之所自出。”又说:“张正见《石赋》……通章无句不对,实开律赋之先。”唐代科举试赋,除须遵循骈赋的对偶声律外,尚规定应押的韵脚字,格律更趋严格,这样,就正式形成了律赋。由于科考应制的性质与严格的格律限制,律赋严重地束缚了作者的情志,比之骈赋,真是“其变愈下”(徐师曾《文体明辨》),故佳作甚少。到了元代,课赋改用古赋,律赋终于走向衰落。

☚ 【九画】   前七子 ☛
律赋

律赋

文体名。赋的一种形式,为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有严格规定。有的在题目之外,另出数字 (通常为八字) 为韵脚,如苏轼《浊醪有妙理赋》即以“神圣功用无捷于酒”八字为韵脚。

☚ 赋   问对 ☛
律赋

律赋

赋至六朝,体制以对偶、华艳为主,堆砌故实,演为俳赋。沈约等将时人研究语音的成果引入诗赋创作中,创为四声八病之说,在前此讲求对仗的基础上又进而探求声律之美。徐陵、庾信继起,又以隔句对联的形式构成骈四俪六句式,簇事对偶,以为博物洽闻。于是,形成了律赋体制。隋代进士科专用此体,至唐宋盛行,取士命题,限以八韵,而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

☚ 俳赋   文赋 ☛
律赋

律赋

赋的一种。律赋是唐宋科举考试所用的一种试体赋。律赋来源于骈赋,却比骈赋更追求对仗的工整、音韵的谐和。最显著的区别还在于严格的限韵。律赋一般由考官命题、限韵,通例是八个韵字,即八类韵脚。如李昂《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为韵;范仲淹的《金在镕赋》以“金在良冶求铸成器”为韵。律赋在规定韵脚之外,还规定了押韵的次序和平仄;字数也有限制,一般不超过四百字。律赋内容不是阐释经义,就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毫不足取;形式上又被种种清规戒律所束缚,无异于文字游戏。所以律赋极少出现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学作品。著名诗人王起、白居易等都是当时写律赋的名家。

☚ 俳赋   文赋 ☛

律赋

文体名。赋之有一定格律者。唐代科举考试时采用,对仗、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有的于题目之下另出数字(一般八字)为韵脚,如大历十四年(779)试《寅宾出日赋》,以“大明在天恒以时授”为韵。后士人平时亦作律赋。宋元亦间用以试士。明清乡试、会试均不采用,只清代的翰林院庶常馆之散馆及书院的考试兼用此文体。

律赋

律赋lufu

赋体的一类。为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除须遵守俳赋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后世便通称这类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为“律赋”。
明代吴讷的《文章辨体序说》指出:“律赋起于六朝,而盛于唐宋。”南朝俳赋的对仗、声韵有一定讲究,但未形成格律。隋文帝时,科举考试杂文,开始包括诗赋。唐代进士科试诗赋,士人须熟悉对仗技巧、四声八病,掌握俳赋写作技能,但初唐试赋并无特殊限定。试赋限八字韵脚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这一年试题“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肃清”八字为韵。以后到唐文宗大和年间正式形成律赋格律。即以四言二句八字为韵立意,八韵要求依次四平四仄。中唐以后士人多习律赋,名家甚多。如白居易、白行简兄弟及贾𫘫、王起等。但佳作甚少。
律赋格律已近于文字游戏,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但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与辞皆置弗论”(徐师曾《文体明辨》),是没有什么文学艺术价值的。

☚ 时文   变文 ☛

律赋

文体。即唐宋科举采用的试体赋。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有严格规定。如范仲淹《金在熔赋》。

律赋

律赋

文体名,赋体的一类。“律”是指格律,指作赋必须遵守的对仗、声韵的限制。唐代进士科举考试命题作赋,除需遵守俳赋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宋代试赋沿袭唐制。后世通称这类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为“律赋”。律赋格律已超出汉语文字音韵本身特点所属的形式美,为文造情,失去了文学的生命力,甚者近于文字游戏,与明、清八股文一样,只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

☚ 竹枝词   敦煌通俗文学 ☛
律赋

律赋

文体名。由六朝俳赋演化而来,为唐宋科举考试时所采用。徐师曾《文体明辨》:“始于沈约四声八病之拘,中徐庾隔句作对之陋,终于隋唐宋取仕限韵之制。但以音律协谐,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于辞皆置弗论。”洪迈《容斋随笔》:“唐以赋取仕,而韵数多寡,平仄次序原无定格”,“自太和以后,始以八韵为常。”律赋限韵极严,平仄以四平四仄为准。

☚ 俳赋   文赋 ☛

律赋lü fu

regulated fu; regulated rhapsody; prose-poe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