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待业人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待业人员

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要求就业的人员。在我国,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要求就业的城镇待业青年和其他城镇社会待业人员。1984年3月20日劳动人事部发布的《城镇待业人员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登记范围。限于有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待业人员,包括:1.待业青年,指年龄在16至2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未能升学而要求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要求就业的适龄城镇青年。这一部分人是登记的主要对象。2.其他社会待业人员,指年龄超过25周岁.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的人员。”1990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中规定:“本规定所称城镇待业人员,是指城镇居民中持有待业证明的未就过业的人员和曾就过业又失业的人员。”

待业人员

指中国城镇要求就业的待业青年和其他社会待业人员。参见“待业青年”、“社会待业人员”。

待业人员

即城镇待业人员,指中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就业要求而暂时没有就业的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中国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在传统劳动体制下,它主要包括待业青年和其他待业人员。前者是指年满16岁~25岁、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后者则是指男26岁~50岁、女26岁~45岁具有劳动能力、长期无工作、生活无来源并在劳动部门进行待业登记者。1986年劳动制度改革后,随着再就业问题的出现,待业人员扩大到待业职工

待业人员

待业人员

城镇非农业人口中,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而尚无职业的人员。可分为两部分: (1) 待业青年。指家居城镇,年龄在16—25周岁,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具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并已进行登记的人员; (2) 其他待业人员。指待业青年以外,具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已进行登记的人员。这部分待业人员年龄的上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规定。待业人员中,不包括等待分配工作的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待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家务劳动者。
社会主义国家的待业现象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现象,虽然都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再生产比例失调,一部分劳动力不能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现象。但是,两者却具有不同的经济内容: 首先,人员构成不同。资本主义的失业大军,绝大部分是被资本家从工作岗位上解除下来的雇佣劳动力; 我国出现的待业人员,大多数是新成长起来的劳动者。其次,产生根源不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特有的失业现象根源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积累规律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表现,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我国产生待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主观决策上的失误造成的劳动力再生产与生产资料再生产的比例失调,具有暂时性、偶然性和相对性。第三,解决办法不同。失业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利益对抗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产物。解决失业的唯一方式,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待业反映的是劳动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待业的办法是通过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有关环节和方面,改革经济体制,保证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全面实现。

☚ 失业率   国家职工人数计划 ☛
000010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