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径流形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径流形成

径流形成jingliu xingcheng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等耗失后,沿地面、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是地球上水循环的环节;也是水量平衡的组成要素之一。按其形成的水源条件,径流分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按径流形成后流经途径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包括从降雨开始到流域地面、地下水流汇聚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通常,除降雨这个必要条件外,要经过三个过程:
❶流域蓄渗过程。流域上开始降雨后,除直接落到河槽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外,绝大部分落在流域表面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是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和蒸发。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从降雨一开始就进行着,一般截留量不大。但是植物截留量对年径流量却有一定影响,观测试验资料表明:森林等茂密植物一年中截留的水量可达年降水量的25~30%,其水分最终消耗于蒸发和下渗。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在分子力、毛管力、重力作用下进入土中的水分运动过程称下渗。下渗发生于径流形成全过程。当降水强度小于下渗强度时,雨水将全部渗入土中,首先满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多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最后达到潜水面,补给地下水。当降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超过下渗的降雨就形成地面径流,它和直接降在洼地上的超渗雨首先填充地面的洼陷小坑,称为填洼。填洼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对于一次降雨径流而言,下渗损失是主要的。所以,蓄渗过程又叫降雨的损失过程。蓄渗量的大小与流域的土壤、植被、地形及降雨特征有密切关系。同一流域不同时期其蓄渗量和蓄渗过程是不同的。
❷坡地产流和漫流过程。降雨满足了蓄渗以后,开始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称为产流。地面径流沿坡面流动称为坡地漫流,漫流以网状沟流为主,无固定的路径,在漫流过程中,一方面继续不断地接受降雨的补给,一方面又继续消耗于下渗和蒸发。渗入土壤的水分,在一定条件下沿坡向流出而为壤中流,下渗到地下水而成为地下径流。以上三种径流成分,它们都顺着坡地向河槽汇入,但壤中流、地下径流过程比地面径流缓慢,并在时间上滞后。
❸河网汇流阶段。坡地各种径流成分汇入附近的河网后,一方面引起河槽水量猛增,水位上涨; 另一方面沿河槽向下游下泄的水流,实际上以洪水波的不稳定流形式,通过出口断面。上述几个过程,并无截然的分界线,这是因为流域产流面积是由局部开始,然后发展到全流域。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但作为径流形成过程来说,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继续和发展。

☚ 河水运动   洪水和枯水 ☛
000002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