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花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基源 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的花。 原植物 丝瓜Luffa cylindnca(L.)Roem, 余项参见“丝瓜”条。 【生药】: 采集 夏季开花时采取,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后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门冬素(雌花多),赖氨酸和丙氨酸(雄花多)。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94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寒。 《滇南本草》:“寒,甘、微苦。” 功效 清肺止咳,消痰下气,解毒消肿。 主治 肺热咳嗽,喘急气促,咽喉疼痛,鼻窦炎,疔疮,肿毒,痔疮,外伤出血。 ❶ 《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❷ 《分类草药性》:”涂疔疮,退火毒,消肿。” ❸ 《陆川本草》:“治鼻窦炎。” ❹ 《重庆草药》:“清热利便。治疮毒,痔疮。” ❺ 《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清肺止咳,消痰下气。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咽痛,鼻窦炎。治疔疮,肿毒,痔疮,捣烂敷;外伤出血,研粉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滇南本草》:“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丝瓜花、蜂蜜,煎服。” ❷ 《重庆草药》:“治红肿热毒疮,痔疮:丝瓜花15g,铧头草15g。生捣涂敷。” ❸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外伤出血,丝瓜花、秋葵叶,晒干研粉,加冰片少许。同研末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