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征Zhē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余姚及椒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汉代有征伯乔,乃征姓之早出者。《汉书·司马相如传》: “斯征伯乔而役羡门兮。”颜古注云: “征伯乔者,仙人。姓征,名伯乔 (按: 《姓氏考略》 作‘正伯乔’)。”
❷ 《姓氏考略》 注云: “宋时仪徵有征姓。当以征伐为氏。为四征将军者后。望出河南。”《姓氏词典》称: “四征”,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❸今徵姓,或简作“征”。
宋代有征复,登科;又有征集;明代有征俨;又有征安,贡士,任训导。

征zhēng

❶遠行,長行。班昭《東征賦》:“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蔡邕《述行賦》:“翩翩獨征,無儔與兮。”引申爲巡行。張衡《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❷出兵征伐。上伐下曰征,奉辭伐罪亦曰征。班彪《北征賦》:“嘉秦昭之討賊,赫斯怒以北征。”《後漢書》班固《東都賦》:“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
❸收取,征用。抽取的賦稅也叫征。張衡《東京賦》:“征稅盡,人力殫。”
❹姓。見“征僑”。

长篇小说。冯玉奇著。1948年10月上海大明书局出版。

☚ 豹凤缘   夜猎记 ☛

征zhēng

❶行,远行。《召南·小星》一章:“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朱熹《集传》:“宵,夜;征,行也。” 《小雅·鸿雁》一章:“之子于征,劬劳于野。”朱熹 《集传》:“之子,流民自相谓也。征,行也。劬劳,病苦也。”《小雅·小明》一章: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郑《笺》:“征,行;徂,往也。我行往之西方,至于荒远之地。”
❷出征,征伐。《小雅·车攻》八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毛《传》:“有善闻而无喧哗之声也。”郑《笺》:“晋人伐郑,陈成子救之,舍于柳舒之上,去穀七里,穀人不知,可谓有闻无声也。”《小雅·渐渐之石》一章: “武人东征,不皇朝矣。”郑《笺》:“武人,谓将率也。皇,王也。将卒受王命东行而征伐,役人罢病,必不能正荆舒,使之朝于王。”《大雅·常武》五章:“不测不克,濯征徐国。”毛《传》:“濯,大也。”郑《笺》:“其势不可测度,不可攻胜,既服淮夷矣,今又以大征徐国,言必胜也。”

☚ 兒齿   征夫 ☛

读音zh·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诸盈切,平,清韵。
❶出征;征伐;征戍。
❷用武力制裁。
❸争夺;夺取。
❹行;远行。《尔雅》:“征,行也。”
❺征税。
❻征召;召。
❼姓。

上一条: 下一条: 𦙫

〔zheng〕
征求 〔zheng qiu〕 jid liaos.

ㄓㄥzhēng3454见「征问」、「征柬饼」

征徵
❸-
zhēng

❶远行
 △ 长~。
❷出兵讨伐
 △ ~讨。
❸政府召集或收取
 △ ~兵|~税。
❹寻求;募集
 △ ~文。
❺现象;迹象
 △ 特~|~兆。

征徵
❸—

❶远行:~途︱~人︱~夫︱~程︱~尘︱~帆丨远~︱长~。
❷出兵讨伐:~伐︱~讨丨~战︱~服︱从~︱亲~︱远~︱出~︱南~北战。
❸由国家召集或收用:~调(diao)︱~发︱~购︱~收︱~用︱~召︱~兵︱~税︱~粮︱~实︱缓~︱应(ying)~丨横~暴敛。
❹收集;引用:~引︱旁~博引。
❺求,希望得到:~集︱~募(mu) ︱~求︱~聘︱~询︱~文︱~稿。
❻证明;证验:信而有~。
❼迹象;现象:~候︱~象︱~兆︱病~︱象~︱特~。

征zhēng

❶ 远行,到很远的地方去:长征│出征│征程。
❷ 讨伐:征讨│南征北战。
❸ 政府召集国民服役:征兵│应征入伍。
❹ 政府向国民收取财物:征税│横征暴敛。
❺ 征求,求取某种人或事物:征稿│征文│征聘工程师。
❻ 证明,证据:信而有征│有文献为征。
❼ 迹象,预兆:特征│象征│征候。

见[北征][南征][上征][西征][宵征]

征zhēng

行。《九思·悼乱》:“归雁兮于征。”佚名注:“征,行也。言将去。”《九思·疾世》:“志欣乐兮反征。”

征zheng

征兵 征尘 征调(diao) 征订 征发 征伐 征帆1 征夫征服 征稿 征购 征管 征候 征集 征募 征聘 征求 征实 征收 征讨 征途 征文 征象 征询 征引 征用 征战 征召 征兆病征 长征 出征 缓征 开征 亲征 秋征 特征 象征 应征 远征 征名责实 信而有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

(同)伐 侵 袭 讨 攻

征zhēng

❶远行:听车轨而伊轧兮,御鸾鹥以~耶?(七八·1961)
❷征召:~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七八·1963)
❸征求:老学士闲~《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七八·1963)
❹证验: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凤鸾之瑞。(十七—十八·387)


征zhēng

❶行也。《詩經·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鄭玄箋: “邁、征,皆行也。” 《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於艽野。” 鄭玄箋。“征,行。” 《詩經·小雅·黍苗》:“烈烈征師,召伯成之。” 鄭玄箋: “征,行也。” 《詩經·大雅·桑柔》:“維彼不順,征以中垢。”鄭玄箋:“征,行也。”《周禮·春官·太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 鄭玄注: “鄭司農云:征謂征伐人也。……玄謂征,亦云行巡守也。”
❷税也。《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國宅無征。” 鄭玄注: “征,税也。” 《禮記·王制》:“夫圭田無征。” 鄭玄注: “征,税也。”
❸伐也。《禮記·月令》:“專任有功,以征不義。” 鄭玄注:“征之言正也,伐也。” 《尚書大傳》:“諸侯得專征者,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雖弗請於天子而征之可也,征而歸其地於天子。” 鄭玄注: “征,伐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傳》:“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者,雖弗請於天子而征之可也。”鄭玄注: “征,伐也。” (《鄭氏佚書》)
❹以多言之。《孟子·梁惠王上》:“交征利。” 鄭玄注: “征,以多言之。” (《玉函山房輯佚書》)

征zhēng

〖名词〗
证明,证据(1)。《贾谊治安策一》: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同姓王侯沿着这条老路起来作乱,已经有证据了。


征zhēng

〖动词〗
一、远行(1)。《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昭王南征而不复。——昭王南行楚国却没有回来。
二、征伐,征讨(13)。《吕相绝秦》:征东之诸侯。——征伐东方的诸侯。《祭公谏征犬戎》:王不听,遂征之。——穆王不听,就出兵征讨犬戎。《送天台陈庭学序》:屡从大将北征。——多次跟从大将向北征讨。
三、收,取(1)。《诸稽郢行成于吴》:亦征诸侯之礼也。——这也是天子向诸侯征[税]的礼节。
四、召,征召,召集(2)。《货殖列传序》: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这难道是用政令来征召人民约期会集的吗?《报任安书》:乃悉征其左右贤王。——就把左右贤王都召集来。
五、求,寻求,寻找(2)。《货殖列传序》: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所以物价贱就寻求贵的地方去卖,物价贵就寻找贱的地方去买。
六、问,征询(1)。《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寡人是征。——我责问这件事。
七、相信(1)。《祁奚请免叔向》: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圣哲有谋略和功勋,要相信他保护他。

2徵zhēng

❶ 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战国策·楚策四》:“于是使人发驺~庄辛于赵。”(驺zōu:骑马的侍从。)《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拜:授予官职。)
❷ 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褰与襦。”(褰qiān套裤。襦:短衣。)《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贵,贵之~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❸ 征收赋税,征收。《韩非子·八经》:“官擅为,故奉重无前;奉重无前,则~多;~多故富。”
❹ 责问,询问。《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韩愈《答尉迟生书》:“谦谦然若不足,而以~于愈,愈又敢爱于言乎?”
❺ 征兆,迹象。《韩非子·亡征》:“亡~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
❻ 察验,应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后汉书·张衡传》:“尝有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❼ 引证。《晋书·刑法志》:“主者唯当~文据法,以事为断耳。”


1zhēng

❶ 行,远行。《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而不复。”《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兮,就重华而陈词。”(济:渡水。重华:舜名。)杜甫《北征》:“杜子将北~,苍茫问家室。”
❷ 征伐,征讨。《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之。”(九伯:九州之长。女:同“汝”。)《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四方。”
❸ 争夺,夺取。《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利,而国危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利。”
❹ 征税,征收。《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讥而不~。”(讥:检查。)《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民间。”也指所征收的赋税。《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门:指关卡之门。耏ér班:人名。)《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粟米之~,力役之~。”

*




zheng

D5F7
❶远行:长~/踏上~程。
❷出兵讨伐:~讨/南~北战。
❸收取:~粮/~税。
❹召募:~兵/应~入伍。
❺征求:~文。
❻证明;验证:旁~博引/信而有~。
❼迹象;现象:~兆/~候/特~。

讨伐

讨伐

讨(讨征;剪讨;掩讨;扑讨;战讨) 诛(诛伐;诛讨;诛罚;行诛) 剿(剿击) 征(征伐;征诛;征罚;征讨;征剿) 刑 罚 惩膺 挞伐 翦伐 薄伐 黄钺
天子的讨伐:王诛 天征
 以王师征伐:天讨
受命自主征伐:颛征
以武力征伐:力政 力征 力役
调兵讨伐:调征
用兵征伐:大正
出师征伐:整旆 白旄
宣布对方的罪状,出兵讨伐:钦罚 兴师问罪 问罪兴师 兴师见罪 兴师讨罪 发兵问罪
宣布罪状并讨伐:声罪致讨
 历数其罪而讨伐之:讨问
把君王所痛恨的人作为敌人加以讨伐:敌王所忾
进军讨伐:进剿 征进
开始征伐:启伐
艰苦的征伐和险恶的战斗:苦征恶战 苦争恶战
兴兵越境讨伐:侵伐
征战,讨伐:杀伐
 征战杀伐:顿刃
以强兵讨伐:电讨
驱逐讨伐:驱剿 攘讨
攻击讨伐:攻讨
 进攻讨伐:拔伐 进讨 进征 攻剿 袭讨
 攻打讨伐:攻伐 克伐
 侵凌攻伐:陵伐
以应变出奇之计进行讨伐:雕剿
用征战讨伐的方式制止战乱:以杀去杀 杀以止杀 以杀止杀
追赶讨伐:追讨
追迫讨伐:蹴讨
拦截讨伐:邀讨
搜查讨伐:搜讨
剪除讨伐:揃刈
 诛灭讨伐:诛伐
稽延讨伐:稽诛
(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讨伐)

另见:出兵 攻打 叛乱 平定 攻击 谴责

☚ 讨伐   讨伐对象 ☛

征讨

征讨

征 讨(讨伐;讨战) 狩 戎 刑斩伐 挞伐
征讨,掩袭:讨掩
帝王的征讨或诛罚:天诛
征伐叛乱:讨戎
 征讨怀异心的叛逆者:讨贰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讨恶翦暴
征伐远方:远征
征讨罚罪:讨罚
天子的征讨或杀戳:灵诛
前往征讨:徂征
招抚征讨:讨召 招讨
向东征伐:东征
向北方进军征讨:北伐
四处征讨:东荡西除 东荡西驰 东除西荡
轻率出兵征讨远方:轻动远举
(出征讨伐:征讨)

☚ 讨伐对象   讨伐程度 ☛

出征

出征

征 出车
军队出征:建牙吹角
从军出征:征行
随军出征:从征
皇帝亲自出征:亲征
 皇帝亲自率兵出征:御驾亲征
 帝王亲征或授命大将代帝王出征:白旄黄钺 黄钺白旄
远道出征:远征 迈征 远师 遐征
 军队远征:悬旌万里
 战士远征塞北:饮马长城
长途出征:长征
出征胜利归来:班师
(出外作战:出征)

另见:出兵 出战 作战

☚ 行军   撤退 ☛

迹象

迹象

征(~迹;~候;病~;表~) 端(~兆;~倪) 衅 踪兆 痕迹 事迹 意思
征兆迹象:体 象(兆~)
痕迹,迹象:圭角
风吹的迹象:风影
将下雨的迹象:雨影
语言的迹象:言诠
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言象 言筌
举动上流露的迹象:形迹(~可疑)
反叛的形迹:反形 异迹
王者得天下,有龙兴之象:飞天 飞龙在天
反映事物的迹象:蹄筌
事物留下的迹象:痕(~迹)
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苗(~头;~子)
灾祸的苗头:孽芽
隐约可寻的迹象:蛛丝马迹 马迹蛛丝
似是而非、不足为据的迹象:风影
明显的迹象:显迹
失败的迹象:败形
败落的迹象:败象
逐渐衰弱的迹象:寝弱之渐
重大事件即将发生的迹象:山雨欲来风满楼
(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的痕迹或现象:迹象)

另见:痕迹 征兆 现象

☚ 迹象   遗迹 ☛

征兆

征兆

兆(~头;~相;眹~;朕~;形~;迹~) 占 衅(~兆) 魄(~兆) 主(早露~雨) 符(~兆;~祥) 象(~表;征~) 候(征~) 消息 朕迹 形证
机微,征兆:兆朕
迹象,征兆:象兆
受命之征兆:云火
文运之兆:魁星踢斗
表露出来的迹象:
事物最初显露出来的苗头或征兆:几微之先
长寿之征:鲵齿 鲵鲐
万物变化的迹兆:万微
事物的征兆:微渐
事物变化的征兆:黄犀 机道 机符
某种现象出现前的征兆:信号
腐朽事物行将灭亡的信号:丧钟
梦中出现的征兆:梦兆 梦征 梦谶 梦迴阴候
卜筮的征兆:兆数
龟卜所得之兆:龟言
龟卜显现的征兆:龟象 龟兆
有灵应的龟兆:灵龟
显露的征兆:符表
外露的征候:外候
大自然显露的征兆:干端坤倪
神灵暗示的征兆:冥征 冥谶
上天显示与人事相应的征兆:符应
天神显示给人的征兆、启示:符(~兆)
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命
上天的符命:灵符
发生变异的征兆:雉雊 雊雉 雊鸣
发生变异的征兆、迹象:飞牡
吉凶灾变的征兆:灾祥
清醒时看到的征兆:阳占
应验的征兆:应兆
微小的征兆:微兆
奇异的征兆:征怪 珍怪
危险的征兆:险象 险征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

另见:象征 迹象 吉祥 吉庆 生育 灾害

☚ 征兆   预兆 ☛

征税

征税

课(课征;课订;课税;课赋;课录;课调;课输;课敛;趁课;责课) 租(租练;租敛) 榷(榷税;榷赋) 征(征入;征科;征敛;征赋;科征) 科税 科征 敛缗抽税 借敛 赋敛 起输
关于征税的法规:税法 课法
征税的规则和实施条例:税则
征税章程:税章
征税款项:税款
征税的名目:税目 税名
规定应征的银钱:额银
征收捐税:起捐
关市的征税:关市之征
向商人征税:算商
征收应缴纳的税费:征缴
征收赋税输入官府:征输
征税派捐:征派
 征派徭役:发徭
按人口征税:口敛 头会
设关卡征税:关榷
计其所卖物价,依其数量收税:租铢
先期征收赋税:预征
轻征关税:轻关
征收重税:厚敛
从重征税:重税(科以~)
加重征收赋税:重赋
强迫征税:逼捐 逼输
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苛征 盗采 毒赋賸敛 苛敛横征 急征暴敛 急征横敛 急敛暴征 急赋横税 暴敛横征 暴敛横赋 暴征横敛 横赋暴敛 横科暴敛 横征暴赋 横征苛敛 横征暴敛
旧政府向民间征捐敛财:攒敛
滥征赋税:苛敛
 苛敛钱财:算尽锱铢
 苛敛民财:箕敛 箕赋 箕会 裒刻 掊刻
滥征捐税:横科 横敛
赋敛繁苛:旬轮月送
在关口、市场等处稽查、盘问而不征税:几而不征 讥而不征
(征收赋税:征税)

☚ 征收某物   征收各种税 ☛

远行

远行

迈(长迈;远迈;遥迈;缅迈;行迈;遐迈;于迈) 逴(逴行) 征(于征;徂征;遐征) 远适 远逝远足 远去 远跖 远蹈 远跖 长行 麟行 粗行 行縢 逾远 涉远 遐步 遐逝 遐举 历远 高蹈 鸿翥 膏车 摇鞭
乘车远行:远驾
羁旅远行:羁逆
负重远行:负重致远 负重涉远
毅然远行:鸿骞凤逝
单独远行:孤征
长途远行:长征
远行的艰辛:盘山涉涧
远行,跋涉:蹑屩担簦 蹑蹻担簦 担簦蹑屩
(出远门:远行)

☚ 起程   步子 ☛

远行;用武力制裁:~鞍/~帆/~尘/~程/~伐/~服/~剿/~讨/~途/~战/~戍/~衣/~鸟/~镇/~人/~夫/~车/~役/~衫/~袍/~旆/~马/~棹/~盖/~轮/~营/~鸿/~骖/~钟/长~/出~/亲~/从~/远~/南~北战。又姓,宋代有征巢。△~和(年号)。

征徵zhēng

诸盈切,平庚。
❶远行,出行。《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
❷出兵征伐。《资治通鉴·汉建安十三年》:“挟天子以~四方。”
❸征税,征敛。《聊斋志异·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岁~民间。”
❹征召。《战国策·楚策》:“于是使人发驺卒~庄辛于赵。”
❺预兆,征兆。《说苑·善说》:“天瑞并至,~祥毕见。”

〖征〗 粵 zing1〔蒸〕普 zhēnɡ

❶ 出征,有成語「南〜北討」。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使章邯將而東〜。」
❷ 征伐。韓非《韓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伐。」
❸ 遠行。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
❹ 徵收。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民間。」(促織:蟋蟀。)

赋税。或以政府名义向辖区人民强行索要钱物。《管子·治国》: “而上征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征矣。”尹知章注: “谓徭税不以时。” 《金史·宣宗纪下》:“其被灾州县,己除其租; 余顺成之方,止责正供,和籴、杂征并免。” 《国语·晋语三》: “若征缮以辅孺子,以为君援。” 韦昭注: “征,税也。”

☚ 灶课   征榷 ☛

征徵zhēng

❶出兵讨伐。如:征伐;南征北战。
❷远行(多指行军)。如:长征,征程。
❸由国家召集或收用。如;征兵,征集,征购。
❹求,希望得到。如:征文,征求。
❺证照,验证。如: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
❻现象,迹象。如:特征,征兆。

征chěnɡ

通惩, 惩戒。《素问》有《征四失论》篇。

征(Ⅰ


❺、Ⅱ徵)zhēnɡ

Ⅰ  ❶ (走远路) go on a journey; travel: 踏上 ~ 途 embark on the road; 万里长 ~ go on a journey of thousands of miles
❷ (证讨)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start a campaign: 去远 ~ go on an expedition; 出 ~ campaign; 南 ~ 北战 fighting north and south; campaigning up and down the country
❸ (政府召集人民服务) recruit; levy; draft: 应 ~ 入伍 be drafted into the army
❹ (征收) collect; impose; levy: ~ 收烟酒税 impose duties on tobaccos and wines
❺ (征求) solicit; ask for: ~ 订 solicit for subscriptions Ⅱ  ❶ (证明; 证验) evidence; proof: 明 ~ clear evidence; 无 ~ 之言 an unfounded assertion; 信而有 ~ be supported by proof; 有实物可 ~。There is solid evidence.
❷ (表露出的迹象; 现象) sign; portent; symbol: 特 ~ characteristic; trait; feature; 象 ~ symbol; emblem; token
◆征兵 conscript; draft; call-up; levy; recruit soldiers; conscription; 征兵工作条例 regulations of conscription work; 征尘 dust which settles on one during a journey; 征程 journey; 征调 requisition; call up; 征发 [旧] levy; collect; 征伐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征帆 [书] a ship on a long journey; 征服 conquer; subjugate; 征稿 solicit contributions; 征购 requisition by purchase; requisition; {军} procurement; 征候 sign; indication; symptom; 征婚 advertise for life partner; marriage advertising; marriage-seeking; 征婚广告 marriage advertisement; 征婚启事 lonely-hearts advertisement; 征集 collect; draft; call up; recruit; 征粮 impose grain levies; requisitioning of grain; grain levies; 征募 enlist; recruit; conscript; 征聘 give public notice of vacancies to be filled; invite applications for jobs; advertise for (a secretary, teacher, etc.); 征求 solicit; seek; ask for; 征收 levy; collect; impose; 征税 tax collection; levy (tax); taxation; collect tax; 征途 journey; 征文 solicit articles or essays; 征信部门 credit department; 征询 seek the opinion of; consult; probe; ask advice of; hold consultations with; 征引 quote; cite; 征用 take over for use; commandeer; expropriation; requisition; 征兆 omen; portent; sign; evidence; foretaste; 征召 call up; enlist; draft; conscript; [书] 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

征 (徵)

(zhēng争) 陟陵切,知母蒸韵,开口三等,平声。
【征】征象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 水火就是阴 (水) 阳 (火) 的征象。
【征】审察
例1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素问 ·脉要精微论》)
译文 审察病人脉象失常,肤色也失常,这是久病的象征。
例2 凡此之道,何非征医之道,而征医之难,于斯益见。(张介宾 《景岳全书·卷三·病家两要说》)
译文 大抵上面所说,哪一条不是审察医生的方法,而审察医生不容易,从这里更加显示出来。
【征】证据、根据
例1 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素问·方盛衰论》)
译文 病人的病因病位不能寻求和辨别,五脏病变在内又如有物隔绝一样,找不出任何可以做为诊断的证据,神志不清好像与世隔绝的人一样,气息奄奄,生命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日。
例2 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译文 考察 《素问》所说是有根据的,用临床事实来验证没有差错,的确可以认为是最高深的中医学术本源,是养生首先必读的书。
【征】征召
呜呼! 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征,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者皆惊且羡,以为稀世之荣。(袁枚 《小仓山房文集·徐灵胎先生传》)
译文 唉! 徐灵胎先生以江苏南部一个秀才的资格,两次承蒙皇帝用车子召见,清代省级最高长官 (巡抚)、省直属官员(司级干部)、道台 (清一省分为数道) 等登门催促动身,看到的人听到的人都感到惊奇羡慕,以为世间少有的无上光荣。
(zhǐ止) 陟里切,知母止韵,开口三等上声。
【征】五音之一
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徵羽。(《素问 ·针解篇》)
译文 所谓五音闻诊,完全是凭宫、商、角、徵、羽的不同声调来诊察病人的。
征的繁体字是徵。在古代,征、徵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字。 征, 《说文》作𨒌。 《说文·辵部》: “𨒌, 正行也。”本义是端正行走。《说文·壬部》: “徵,召也。”本义是徵召,特指君召臣。古代君召臣是有信使的,引申为证据、根据。《书 ·胤徵》:“明徵定保。”孔安国 《传》: “徵,证。”《礼记·中庸》: “虽善无徵。”郑玄注: “徵或为证。” 引申为审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故书之,以徵过也。”杜预注: “徵,审也。” 引申为徵象,《左传·昭公十七年》: “往年吾见之,是其徵也。”杜预注: “徵,始有形象而微也。”在古代,关于 “征税”、“征兵”、“稽征”等意义,征、徵常通用。
“徵 (zhǐ止)”借用作五音之一,相当于工尺谱上的 “六”,现代简谱上的“5”。《管子·揆度》: “其在声者,宫、商、角、徵、羽也。”五音之一的 “徵”,现代不简化,仍写作徵。

☚ 曾   中 ☛

征zhēng

名责实

❷ 东西讨|广博引|横暴敛|急横敛|急重敛|南北伐|南北战|能善战|旁博引|三七辟

❸ 满面尘|遣将

❹ 北讨南|急敛暴|日迈月|信而有|御驾亲

甲骨文;金文;《説文》所無zhēng

[彳(示動符) + 正(聲符) →征(遠行〈萬里長征〉;討伐〈征伐〉,都帶有強制性。)]
《詩經·豳風·破斧》:“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周公向東討伐,四個國家解圍。)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六年》:“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復東征也。”(楊伯峻注:秦穆公東服強晉,西霸戎夷,死而棄民,包括國家的良臣在内,用177人殉葬,,引起民憤,因而國力衰弱,聰明的君子人估計,秦國暫時不會東征了。)
《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此上上下下都爭權奪利,這個國家就危險了。)
[西漢] 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於是軒轅便練兵用武。征討不來朝貢的諸侯,四方諸侯不敢不來歸從。)

征徵zhēng

(8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表示“证明、证验”“迹象” “召集”“收取” “寻求” 等义时,征一般写作 “徵”; 表示“远行” “出兵讨伐” 等义时,写作 “征”。

*1zhēng

8画 彳部 
(1) 走远路: ~途|长~。
(2) 出兵讨伐: ~服|~讨|出~|南~北战。


*2(徵)zhēng


(1) 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兵|~税|~用|~调。
(2) 寻求;收集: ~求|~稿|~集。
(3) 证明,证验: ~引|信而有~。
(4) 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 ~候|~兆|象~|特~。
 “徵”另见zhǐ(520页)。

12徵zhēng

1 字甲骨文作正。上本从口(是丁字也是城(成从丁声)的本字,又是围的本字)。下从止(趾)。象人举趾往城邑去。又是征伐义。甲骨文卜辞里常说“王正(征)某方(方国)”。或用为充足的足字。约到西周后期囗变一横,作正。如天字甲骨文上原作“口”象头部,后变一横。约到周代才有端正的正义。甲骨文征伐的征个别有加彳字旁的,更显有出征之义。后来金文、小篆、隶楷征行、征伐义都用带彳旁的征。征行是远行义。如:长征|征途。征伐是用武力制裁。如:出征|征伐|征讨|征服。征2为引申义。指由国家召集或收用。如:征兵|征税|征召。引申为寻求义。如:征稿|征求意见。又通证字。证明,证验义。如:有实物可征。又引申指现象,迹象。如:特征|征兆。约战国后又造徵字。《说文》说从微省,从壬(tǐng),壬亦声。同征2这些义。现以征2为规范字,徵为繁体字。见《总表》。但在读zhǐ作为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时仍可使用。在古音是阴阳对转,如陟与登例。

征徵★繁、规◎常★常◎常


征,形声,从彳,正声,读zhēnɡ,本义为(军队)远行,引申为讨伐、夺取、赋税等。徵,表意,小篆从壬,从微省,壬指呈,表示将微者举荐于朝廷,本义读zhēnɡ,征召,引申为征求、征收、赋税、证验、征兆、疾病症状、证明等;又读zhǐ,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相当于简谱的“5”。《简化字表》把“徵”简作“征”,采用同音通用字,并规定:读zhǐ时用于“宫商角徵羽”,不简化。
【辨析】
❶“征”与“徵”不是等义简繁字。“徵”又是规范字,用于古代人名(如唐代政治家魏徵、明代书画家和文学家文徵明),不宜改为“征”。
❷以“征”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chěnɡ:惩。
❸征/伐/侵/袭 见442页“袭”。
❹征(徵)/证/症 见551页“证”。
【构词】
征伐(征伐)∣征服(征服)∣征战(征戰)∣长征(長征)∣出征(出征)∣南征北战(南征北戰)∣征兵(徵兵)∣征订(徵訂)∣征税(徵稅)∣横征暴敛(横徵暴歛)∣旁征博引(旁徵博引)∣特征(特徵)∣象征(象徵)∣应征入伍(應徵入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