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彭家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彭家煌1900—1933湖南湘阴人 彭家煌
彭家煌
彭家煌 彭家煌1898—1933小说家。又名介黄,笔名彭芳草。湖南湘阴人。1917年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1924年任上海中华书局《小朋友》杂志编辑,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5年后曾任《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助编及《儿童世界》编辑,并创作了不少作品。短篇小说《怂恿》,反映湘中农村富豪间的矛盾斗争,曾引起文坛的注意。1933年以煽动叛乱的罪名被国民政府逮捕,其后无罪释放,不久去世。他是乡土写实派小说家,早期作品富有湖南地方特色。著有短篇小说集《怂恿》《茶杯里的风波》《平淡的事》《喜讯》,中篇小说《皮克的情书》《寒夜》《厄运》等。有《彭家煌小说选》。 ☚ 罗黑芷 王平陵 ☛ 彭家煌 彭家煌1898.4.1—1933.9.4字韫松、蕴松。曾用名彭介黄。湖南湘阴人。早年曾在天津、上海、宁波等地任中学教员。后进商务印书馆编辑《教育杂志》、《儿童世界》等。1927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三十年代初曾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因贫病交迫,逝世于上海。他的作品主要发表在《小说月报》、《文学》、《现代》等刊物上。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怂恿》(开明书店版)、《茶杯里的风波》(现代书局版)、《喜讯》(现代书局版)、《在潮神庙》(良友图书公司版);长篇小说有《皮克的情书》(现代书局版)等。他的作品,多以湖南家乡作为背景,题材亦多取自故乡生活,历来被视为“乡土文学”作家。尤其《活鬼》、《怂恿》、《喜讯》诸篇,常被文学史家提及。茅盾曾指出《怂恿》的“悲喜剧”的特色,而“浓厚的‘地方色彩’,活泼的带着土音的‘对话’,紧张的‘动作’,多样的‘人物’,错综的故事发展”都使其“成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这种评价,同样适用于他的其它农村题材的作品。 ☚ 彭柏山 葛琴 ☛ 彭家煌1898—1933小说家。又名彭介黄,字韫松,湖南湘阴人。曾任《小说月报》编辑。著有小说集《怂恿》、《喜讯》等。所写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彭家煌 彭家煌1898—1933现代作家。字蕴生,别字蕴松,又名介黄。湘阴县清溪乡 (今属汨罗)人。1919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23年考入上海国语专科学校,随后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并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秘密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 的助编和通讯员。同年七月,因 “共党嫌疑”被捕,不久被营救出狱。由于在狱中备受摧残,1933年9月在上海病逝。彭家煌是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创作生涯虽短,但发表了120余篇作品,出版了 《怂恿》、《喜讯》等七本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于1981年分别出版了《彭家煌小说选》。 ☚ 朱湘 叶紫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