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彝语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彝语支藏缅语族语支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地亦有分布。包括彝、哈尼、傈僳、纳西、拉祜等语言。主要特点有:(1)塞音、塞擦音、擦音皆分清浊,除彝语、纳西语有鼻冠浊声母外,一般只有单辅音声母;韵母较简单,以单元音韵母为主,复合元音韵母较少,一般无带辅音韵尾的韵母;元音分松紧,并同声母、声调关系密切,基本元音为八至十一个;声调为三至四个,调型简单, 无曲折调; 音节结构类型主要有元音单独成音节和辅音加元音两种,彝语、纳西语还有辅音加辅音再加元音的形式。(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变化少。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 名词定语在名词中心语前,名词中心语在数量词定语前,数量词状语在动词中心语前,形容词定语一般在名词后,加用助词则提前;表示人和动物的名词添加后加成分可表示阴性或阳性;彝语、拉祜语、傈傈语的部分动词有使动范畴的形态变化(其中彝语最丰富),主要通过清浊声母的交替表示, 浊声母作自动,清声母作使动;形容词一般可以重迭,表示程度加深; 量词较丰富,多数量词来自名词或动词, 名词计数一般要带量词;助词较丰富,有表示动宾关系、修饰关系、补充关系的结构助词; 疑问句式主要用疑问代词, 肯定加否定的谓语,句末加疑问助词表示。(3)构词以复合式为主,附加式较少,复合式又以修饰关系和支配关系居多, 并列关系和主谓关系较少; 四音格词较丰富, 一般有AABB、ABAB、ABAC、ABCB、ABCD五种类型; 诸语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语音次之,语法最少。 彝语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个语支。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在国外,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中国境内包括12种语言。使用人口700多万。他们之间的远近关系可用下表加以表述:语音特点有:单辅音一般在40个以下。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最多有3套,多数语言有唇齿擦音。少数语言有小舌部位的音。复辅较少,一般在10个以内,不少语言无复辅音。单元音一般有松紧区别,部分语言有鼻化和卷舌元音,无长短元音。复元音发展不平衡,多数语言很少有复元音,个别语言较丰富。复元音以后响为主,个别语言有少量前响复元音。后响复元音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前响复元音主要元音加i韵尾构成。无三合复元音,大多数语言无辅音韵尾。有声调,多数语言为4个调,少数语言有5个或6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有:助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但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等。名词有表示多数的后缀(或助词),部分语言的动名词后有表示性别的后缀。多数语言还有指小后缀。这些后缀多半来自实词虚化的结果,互有同源关系。量词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两类。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有的语言量词可不和数词结合直接表名词的量。人称代词一般分单数和复数,多数语言人称代词有主格、领格和宾格3种,用元音或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复数人称代词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部分语言用重叠人称代词表示反身。动词有体、态、式等语法范畴,除自动、使动用形态表示残存的语法形式外,一般均用助词表达。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各语言都有一批原始彝语支的同源词。加词头、词尾的派生词在词汇中的比重不大。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复合词通常都有修饰关系、支配关系、表述关系和并列关系,少数语言有补充关系的复合词。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也有少量相邻民族语言的借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