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Yí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彝,古代盛酒器。彝器,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统称。” 彝yí❶古代青銅祭器的通稱。見“彝器”。 ❷常理,一定的法則。見下。 彝 彝yí顺其本质常性。《大雅·烝民》一章:“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传》: “彝,常。”郑《笺》:“民所执持有常道,莫不好有美德之人。”朱熹《集传》:“秉,执。彝,常。懿,美。是乃民所执之常性,故其情无不好此美德者。”马瑞辰《通释》:“秉,顺也。民之秉彝,即谓民之顺其常耳。” ☚ 糦 鞹 ☛ 彝读音·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以脂切,平,脂韵。同“彝”。 上一条: 彝 下一条: 㰘
彝读音·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以脂切,平,脂韵。 ❶古代的酒器。 ❷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总称。 ❸法度;法式;模式;常道。 ❹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上一条: 異 下一条: 彝 彝〔yi〕 彝族 〔yi zu〕 yil cul. 彝yí❶古代青铜祭器的通称 △ ~器。 ❷指彝族。 彝彜❶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器︱鼎~。 ❷法度;常规。 ❸彝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彝yí❶ 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鼎彝︱彝器。 ❷ 彝族:彝文。 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等器。(五三·1239) 彝尊也。《周禮·春官·宗伯》:“司尊彝: 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鄭玄注: “彝亦尊也,鬱鬯曰彝; 彝亦法也,言爲尊之法也。” 《禮記·祭統》: “勤大命,施于烝彝鼎。” 鄭玄注:“彝,尊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彝,以支反。”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酒器 > 彝 彝 yí 古代盛酒器的總名。其形多作各種鳥獸之形。初爲陶製,殷代後期出現銅製。《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總名。”《周禮·春官·序官》:“司尊彝。”鄭玄注:“彝,亦尊也。”賈公彦疏:“彝亦尊者,以其同是酒器。”孫詒讓正義:“尊與彝對文則異,散文亦通。”又爲祭祀用的禮器。《說文·糸部》:“彝,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實也。” 彝yí〖名词〗 常理,法则(1)。《单子知陈必亡》:无从非彝。——不要做不符合法则的事情。 彝yí❶ 古代青铜祭器的总名。见“彝器”。特指酒器。《国语·周语中》:“出其樽~,陈其鼎俎。” ❷ 常,常道,常规。《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好是懿德。”(懿:美。)王安石《进洪范表》:“臣闻天下之物,小大有~,后先有伦。” 彝*yiD2CD ❶[彝族]Yizu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 ❷古代一种酒具;也泛指祭器:~樽/~器/鼎~。 ❸〈文〉常规;法规:~常。
彝yi8FA4 〈文〉与“彝”同。
彝*yi8FA5 与“彝”同。 各种法度 各种法度国家规定的法度:雅度 朝廷的纲纪法度:灵纲 约束言行的法度、准则:捡式 当时的法度:时轨 前人的法度:遐轨 固定的法度:常度 正常的法度:正轨 正规 正当的法度:正度 长久不变的法度:长法 固定的法律、制度:常法 常典 彝典 恒典 常道,常法:典常 国家的常法:邦经 一成不变的法度:彝 简要的法度:典要 重要的法度:玉圭金臬 神圣的法度:灵矩 高妙的法度:妙仪 严密的法度:法网 云网 网罗 罗网 科网 宽网 文网 统治的罗网:钳罗 严密的法网:峻网 严明的法度:明宪 不合常规的法度:非彝 非夷 ☚ 法度 法规 ☛
酒具 酒具酒器 玉海 红螺 觥盂 雷樽 雷罇 壶觞 酒器名:玉船 玉酒船 酒器美称:玉罍 金卮 瑶巵 桂樽 琼巵 贮酒器:壶(酒壶;金~;玉~;小~) 盛酒器:钟 鸱(鸱夷) 古代酒具:斗 卣 盎 角 盂 觥 觚卮(酒卮) 斝(斝彝) 尊(象~;玄~) 爵(金~;寿~;兕~) 钫 椑(椑榼) 盉 櫑 榼 甒 缶(酒缶) 罂 瓻 钘 鏂 钅尊(钅尊罍) 雷 罍 钭 觞(觞杯;觞酌;觞觥;觞斝;觞爵;羽觞)彝(鸱彝) 樽(樽杓;樽酌;樽斝;瓢樽) 尊(瓢尊) 钘 觯 觚 金壶 服匿 鸱夷 酒坛 酒臼 糟坛 蚁甕 酒鳖 耳杯 牺象 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俎 祭祀用的一种酒器:献尊 牺尊 饮酒器:盅(酒盅) 盏(台~;荷~) 巵(金~;银~;玉~;屈~;羽~) 觞(霞~;玉~;羽~) 酌斝(徏~;玉~;翠~) 舠 酒具饮器 酒董 金蕉 宴饮的酒器:飞觥走斝 温酒器:镟(酒~) 急须 古代温酒器:盉 银质温酒器:银枪 注酒器:匝 阳燧樽 舀酒器:勺(疏~;瓢~;龙~) 注子(酒注子) 银白色的酒注子:银素 大酒器:船(玉~;金~) 舟 酒海 金爵 一种大的酒器:银河 银海 金斗 觥船 饰有云纹提梁的酒器:云耳 刻有云纹图饰的酒器:雷觞 有云雷纹饰的酒器:云樽 刻画着云雷图案的酒器:雷樽 雷罇 匏瓜剖分为二做成的酒器:霜匏 角制的酒器:角樽 瓦制酒器:瓦大 瓦甒 银质的酒器:银瓮 银槎 银盂 银桮银折盂 银颇罗 银叵罗 白银制的酒坛:镣盎 金制酒器:金叵罗 以镌镂金银的酒盏:凿落 玉制的酒器:玉斗玉尊 玉斝 ☚ 饮具 酒杯 ☛
民族 民族族(汉~;藏~;满~;回~;彝~;苗~;白~;侗~) 汉民族:汉(汉族;~民) 中华 华胄 黄族 华夏族 古代少数民族:夷(东~;西南~;蛮夷戎狄) 番(番族;~落;西~;诸~) 羌(西~) 髻(~髦) 蛮(蛮夷;髦蛮) 戎(西戎;阴~;鬼~) 裔 叟 僰 俅 笮 霞氐 羯 纥(回纥) 胡(胡人) 狄 貊 粤(百~) 虏(鞑虏) 鞑(鞑子) 长(~夷) 猃狁 匈奴 獯鬻 左语 鞮译 靺鞨 鞮汗 鬼族 鬼方 韦韝 吐谷浑 四方少数民族:鞮译象寄 旧时泛称某些少数民族或南方人:蛮子 旧称未开化的南方少数民族:蛮人 现代各民族:苗 蒙 藏 彝 回 傣 土 佤(佤族;佧佤) 瑶 侗 独(~族;~龙) 京(京族) 鞑靼仫佬 仡佬 锡伯 本族以外的民族:外族(~入侵) 殊族 异族 异类 种族:族 种(种类;黄~;白~;黑~) 卑贱的种族:贱种 弱小民族:瘠牛羸豚
另见:家族 国家 社会 家庭 ☚ 族、性 性别 ☛
礼器 礼器古代礼器名:彝(彝器;彝俎;樽彝;夏鼎商~) 篹 豊 青铜礼器:钟彞 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法器 佛教法器:钟磬 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笾豆 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锡圭 锡珪 古代君臣朝见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笏(朝笏) 板(手板;尺板) 簿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竹笏霜简 帝王所执的玉笏:珽 大圭 古代君王官吏出行时所执的东西:仪仗 彩仗 帝王仪仗的一种:静鞭 鸣鞭 霓旌 其他仪仗物品:金瓜 骨朵 月斧 朝天蹬宗庙的礼器;鼎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礼器:琏 瑚(瑚琏)
另见:礼仪 祭祀 器物 鼎器 ☚ 礼器 祭器 ☛
规则 规则则(法则) 律(律条) 例 规准度数 节度 章条 章程规则:章则 条例,规则:条规 一定的规则:一定之规 通常的规则:彝(彝式) 常规 例规 通例 畦畛 畦径 恒式 恒规 恒格 恒常 恒数 恒宪 常道,常规:大经 一向的做法,常规:惯例 常例 故常 素雅 常规,惯例:恒例 规例 用语的惯例:语例 不好的惯例:陋规 难于更改的陋规:锢陋 官差向犯人索取贿赂的陋规:铺班 用于一般情况的规则:通则 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体例 前人留下的法度规则:遗辙 共同遵守的规则:守则 简要的规则:简则 详细的规则:细则 比属 (规范言行的准则:规则)
另见:准则 法则 制订 执行 遵守 ☚ 规则 法则 ☛ 彝yí以脂切,平脂。 ❶青铜制的礼器。《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器。” ❷常;常规;法规。《书·汤诰》:“无从匪~,无即慆淫。” 〖彝〗 粵 ji4〔怡〕普 yí ❶ 古代青銅器的通稱,多指宗廟祭祀用的禮器。許慎《說文解字》:「〜,宗廟常器也。」 ❷ 常道,法度。《詩經.大雅.烝民》:「民之秉〜。」(秉:秉承。)
彝法的语源之一。上古典籍中用以指常法。《尔雅·释诂上》“彝,常也。”郭璞注云:“谓常法耳”。彝的本义是指青铜祭器,用于宗庙。《尔雅·释器》:“彝,器也。”《书·益稷》:“宗彝。”孔安国传:“宗庙彝撙。”《说文·系部》:“彝,宗庙常器也。”《左传·襄公十九年》:“目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杜预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引申有常则、常规、常法之义。《石·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懿是德。”毛传:“彝,常。”《书·洪范》:“我不知其彝伦攸叙。”孔安国传:“言我不知天所以定民之常道理,次叙问何由。”《书·冏命》:“永弼乃后于彝宪。”孔安国传:“当长辅汝君于常法。” 彝 彝古代祭器名。指盛郁鬯之器,郁鬯是一种用来祭祀的酒,以郁金草煮汁然后合黍酿制而成。《礼记·礼器》: “诸侯相朝,灌用郁鬯。”其质地、制形与尊相似,据《周礼·春官职序》 “司尊彝”郑玄注: “彝亦尊也。郁鬯曰彝。”彝也有六种: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郑玄解释道: “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凰之形。……斝,读为稼,稼彝画禾稼也。黄彝,黄目尊也。《明堂位》曰: 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蜼读为蛇虺之虺,或读为公用射隼之隼。”彝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有的有耳。《说文解字》: “彝,宗庙常器也。”故常以彝代表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各种礼器。如《左传·定公四年》: “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孔颖达正义: “官司彝器,谓百官常用之器,盖罇罍俎豆之属。” ☚ 爵 壶 ☛ 彝yí❶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其次在贵州、广西。 ❷彝陵,古地名,在今湖北宜昌。 彝(彜)yí❶ [古] (古代盛酒的器具) wine vessel: ~ 器sacrificial vessel ❷ [书] (法度; 常规) cardinal principle: 国 ~ country's cardinal law ❸ (彝族) the Yi nationality ◆彝族 the Yi nationality, distributed over Yunnan, Sichuan and Guizhou 彝bronze ritual cup (/vase) 彝彝,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字形極多,或有簡省,其主體下部皆从廾,爲雙手之形。上部大致皆爲捆綁物,一般認爲象人形。金文字形前多有二點表示滴血。本義當是殺生以祭。殺生以祭是古代祭祀的基本方式,故引申義爲通常、常規、法定之義,又用作祭器的通名。卜辭多用本義。銘文多用作祭器的通名,或指日常酒器,或用常規義。提示: 金文最末字形增 “同” 爲意符,裘錫圭認爲,“同” 大概是筒、桶一類器物的象形。吴鎮烽、王占奎在考證西周成王時期 “内史亳同”的時候説,這種自名爲 “同” 的青銅酒器,宋代以來一直稱之爲“觚”,器形源自竹筒,大概古人以竹筒爲水器和酒器,後人仿照竹筒之形造青銅酒器,即命名爲 “同”。由此推測,“彝” 字所增之“同”可能是表示酒器的意符。 △彝yí18画 彐部 (1) 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 ~器|鼎~。 (2) 彝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彝 ☚ 綏 緗 ☛ 彝★规◎常
yí表意,甲骨文、金文象双手捧鸟之形,或在鸟的双翼上加糸,以象缚其双翼之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彝”。本义表示以鸟作为祭品给祖先或神灵祭祀,引申为青铜制的祭器、法度、常规等,假借为彝族,我国少数民族名。彝 (yí)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實也。 彑聲。 彝 甲 金 篆 隶yí【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像双手持鸡祭祀之形。 【释义】《说文》:“宗庙常器也。”本义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一种礼器。古代宗庙祭祀常以鸡禽为祭品,后来更把宗庙祭器制成鸟形,捧器以献祭,犹如捧鸟以献,故名其器为彝。彝为献祭的常用器,因此又指礼器的共名。如[彝法](常法,定法)等。表示不变的,固定的,如[彝教](永久不变的教化)、[彝言](永久传世之言)等。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it looks like holding a chick for ritual. 【original meaning】 A kind of tool for ritual. 彝 ☚ 齔 瀕 ☛ 00001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