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当头棒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头棒喝 棒喝: 佛家禅宗祖师促人领悟佛理时,常一棒击下,或以喝叱令答问。典出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 唐朝时,佛教的临济宗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法门。相传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的时候,就对他大喝一声,震得百丈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后来的黄檗在向弟子临济传道时,举棒就打。临济连问三次:“什么是佛法大意?”黄檗就连打三次。临济只好自己进行苦心研究,终于弄清了佛法的奥秘。以后,有些好佛的人来向黄檗请教,黄檗仍是举棒就打,而临济也在一旁叱喝助威。 后人因以“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当头棒喝;当头一棒 异 当头棒喝 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来学的人的时候,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其领悟。比喻促人醒悟或给人警告。 例 这不只是对史可法的当头棒喝,也是师长给弟子上的最后一课:人固有一死,而死只有与正义的事业结合起来才有意义。(黄克《“吾师肺肝铁石铸”———读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我尽管到棋社留过学,挨过舒先生的当头棒喝,可依然没有爬出井沿。(洪洲《游戏黑白》二) 当头一棒 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或给人以沉重打击。 例 哦!大道平白,却深奥无穷。然而我却难能心静如水。笔会结束,从峨嵋山回来,就遭当头一棒。我们杂志社书记胃癌做了手术,花掉二万多元医疗费还是驾鹤西去。(林深《药之苦》)要使得意忘形的人能够清醒一些,最好的办法是在他手舞足蹈时给他当头一棒。(洪洲《游戏黑白》二) 同 来源相同,语本《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浦便喝,师乃打。”都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辨 “当头棒喝”的“喝”不读“hē”。
当头棒喝dāngtóu-bànghè棒喝: 佛家禅宗祖师促人领悟佛理时,常一棒击下,或以喝叱令答问。典出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成〉比喻给人警告,促人猛醒:这就是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一)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一言不发地先给以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借以考验对方。宋普济《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师曰: ‘亲处作么生?’浦便喝,师乃打。”(二) 促人醒悟的警告。清淮阻百一居士《壶天录》下:“片时失足,后悔何及,愿以为当头棒喝也可。”也作“当头一棒”。《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一闻那僧问起玉米,好象当头一棒……。”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浦便喝,师乃打。”棒喝,佛家禅宗祖师促人领悟佛理时,常一棒击下,或以喝此令答问。后用“当头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歧路灯》一四回:“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也作“棒喝”。宋·王安石《答张奉议》;“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当头棒喝(同)当头一棒 当头棒喝當頭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指佛教禅宗和尚接待来学者时,常常用棒头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诊余举隅录》:“盖即前人名论,作当头(之)棒喝乎!”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a blow and a shout—a sharp (/severe) warning; give sharp advice for one to wake up from an error; issue a strong warning 当头棒喝dang tou bang he(when monks of Chan Buddhism receive a learner)give a stunning blow or a stern warning to enlighten sb. 当头棒喝dānɡ tóu bànɡ hè佛教用语。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a severe warning, a sharp warning, issue a strong warning, give a timely warning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解义】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原佛家语。禅宗禅师使人醒悟常用棍棒一击或大声一喝。后比喻给人以警告或促其猛醒。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临济义玄禅师问乐普曰:‘从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对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普便喝,师便打。” 当头棒喝古时候,有一个叫黄檗的和尚,他对佛法极有研究,远近闻名。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一言不发地先给以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借以考验对方。比喻用强烈的手段促人猛醒。也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 当头棒喝dānɡ tóu bànɡ hè【释义】促使人醒悟的警告或打击。 使人猛醒的警告当头棒喝格式 比喻式。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比喻用强烈的手段促人猛醒或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 当头棒喝dāngtóu-bànghè当:正对着。棒喝:佛家禅宗师傅接待来学者,常当头一棒,大喝一声,让对方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以考验其领悟佛理的程度。后以“当头棒喝”比喻促使人醒悟的警告。 当头棒喝dānɡ tóu bànɡ hè解释 原指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不问情由,用棍棒或呵斥作为特殊的施教方式。后用以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当头棒喝dānɡ tóu bànɡ hè❶ 原佛教语。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一言不发地先给以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对方对佛理的领悟程度。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见“当头一棒”。 当头棒喝dang tou bang he原指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不问情由,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使之从迷妄中猛醒,以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催人醒悟的警告,或突如其来的打击。 24MK【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原指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以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促使他猛醒。也作“当头一棒”。 当头棒喝dāngtóu-bànghè〔偏正〕 棒喝,佛家禅宗祖师促人领悟佛理时,常一棒击下,或以喝斥令答问。因以此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师问洛浦:‘从上来,一人引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浦便喝,师乃打。”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原为佛教用语。禅宗禅师对初学之人常采用二法,或给以一棒,或大声喝斥,使对方来不及思索,立即回答,以考验其醒悟程度。后比喻予以严重警告,促使他醒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