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归脾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归脾汤

归脾汤

著名方剂名。见《济生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桂圆肉、酸枣仁、木香、灸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明薜己《内科摘要》加当归、远志。能健脾养心,益气补血,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等症。亦治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及妇女崩漏等。例第六十一回:“名曰归脾汤。乘热而吃下去。”

☚ 风癎   王叔和 ☛

归脾汤

补养剂之一。出自《济生方》。白术60克、茯神60克、黄芪60克、龙眼肉60克、酸枣仁(炒)60克、党参60克、木香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300~400克; 猪、羊50~150克。功能健脾养心, 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见体倦神疲、草料减少、舌淡脉弱及脾不摄血的各种慢性出血证宜用。本方由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加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而成, 治心脾两虚。方中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补气生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益气健脾, 补血养心。
归脾汤对血压、肠管、呼吸、血糖均有良好影响。临证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脾气虚不能摄血的出血。凡久病体虚、自汗、再生障碍性贫血、胃肠道慢性出血、水牛血红蛋白尿病、子宫出血等属于心脾两虚者, 均可酌情加减应用。偏于阳气虚的,重用党参、黄芪;偏于阴血虚的, 重用当归、龙眼肉;偏于心气虚的, 重用酸枣仁、茯神; 偏于脾虚的, 重用白术、党参。贫血严重的, 可加阿胶、何首乌。出血严重的, 加地榆、侧柏叶、仙鹤草。

归脾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木香、炙甘草各五分。加姜、枣,水煎服。功能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 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 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 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方中参、术、苓、草补气健脾; 当归、黄芪补气生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能补益心脾。气旺血生,则失眠、惊悸、健忘诸症自愈。实验研究:可升高烫伤休克动物的血压,促进休克期肠管收缩运动的恢复,改善消化道症状,使呼吸加强加快,血糖上升,有助于抗休克。

归脾汤

归脾汤

中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药物组成:人参、木香、黄芪、龙眼肉、白术、茯苓、酸枣仁、甘草。(《校注妇人良方》加入当归、远志)。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虚热盗汗、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脾不统血月经前期而量少色淡、淋漓不止、崩漏带下。备注:本方已制成丸剂,名归脾丸或人参归脾丸。

☚ 圣愈汤   八珍汤 ☛

归脾汤decoction for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nourishing the heart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由白术、人参、炙黄芪、龙眼肉、酸枣仁、茯神、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的汤剂。功效健睥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倦怠少食、心悸动、舌淡脉弱等,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各种慢性出血证。

归脾汤
主要责任者: 张晶等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207 千字
页码: 1-252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86
语种:中
定价:16.00
出版时间:2005-08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难病奇方系列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共收录136条词条。
被引频次:2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白术 茯神(去木) 黄芪(去芦) 龙眼肉 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15克 炙甘草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要功效】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适应病证】 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仲。


归脾汤 《正体类要》卷下

【组方药物】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炙)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炒)各3克 木香1.5克 甘草0.9克(炙) 人参3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要功效】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适应病证】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现用于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临床验证】 1.神经衰弱:以本方治疗神经衰弱100例,有效率达91%;亦有报告治疗726例,有效率为78.1%,病程较短者,疗效较好。2.功能子宫出血:治疗135例,获良好疗效,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明显增加。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本方治疗21例,结果痊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此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脑外伤综合征、慢性苯中毒等亦有治验报告。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故方中以参、芪、术、甘草甘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配伍甚佳。
【实验研究】 药理实验表明:本方有抗休克、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增强免疫、增进造血功能等作用。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加味归脾汤”(《古今医鉴》卷十一)、“归脾养营汤”《疡科心得集》;改制为丸,则名“归脾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归脾汤

《济生方》方。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组成(《校注妇人良方》有当归、远志)。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两虚,症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或脾不统血,症见便血,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带下。本方制成丸剂,名“人参归脾丸”。

归脾汤

归脾汤

出自《济生方》,由白术3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15克甘草8克当归3克远志3克组成。原方,上药切碎,每服四钱,水煎服。现,按原方用量比例,作汤剂水煎服,亦可作丸剂服。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主治:
❶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低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缓。
❷脾不统血,便血、崩漏下血,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者。现在将本方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只要证属心脾两虚者,随证加减,均有显效。

☚ 当归补血汤   炙甘草汤 ☛

归脾汤guī pí tāng

方剂名。《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龙眼。
【方源】《济生方》。
【组成、用法】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炒)、黄芪(炙)、白术(焙)、茯苓各一两,木香、人参各半两,炙甘草二钱半,㕮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二盅,煎一盅,温服。
【功用主治】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

归脾汤ɡuīpítānɡ

《妇人良方》方。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 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济生方》无当归、远志)。加姜、枣, 水煎服。功能健脾养心, 益气补血。治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黄, 妇女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实验研究: 可升高烫伤休克动物的血压, 促进休克期肠管收缩运动的恢复, 改善消化道症状, 使呼吸加强加快, 血糖上升, 有助于抗休克。

归脾汤

归脾汤

本方出自《济生方》卷四。《校注妇人良方》附入此方,并增加了当归、远志。《古今医鉴》改为散剂,称为归脾散。后世又将其改为丸剂,称为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养血归脾丸、归脾养心丸、济生归脾丸。方由白术、茯苓(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当归、远志各一钱组成(后二味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上药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现用法
❶饮片:水煎服。
❷丸剂:水蜜丸一次6克,蜜丸一次9克,一日三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功能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
本方所治证属心脾气血不足所致,治当健脾益气,补血养心。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归入脾经,健脾益气,脾气强则生化有源,血可统摄;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安神,心气壮则神自宁;木香理气醒脾,使本方补而不滞,姜、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使气血双补,心脾同调。本方所治为心脾两虚,以致气血不足,其治不论益气、生血、统血、摄血,终归于脾,故名归脾汤。正如汪讱庵在《医方集解》中所说:“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证悉除矣。”复方实验研究表明,本方煎液给小鼠灌胃,有抗小鼠烫伤性休克的作用。本方为气血双补,心脾同调之剂,用于心脾气血不足之证,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少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硬变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营养不良、重症失眠、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频发性室性早搏、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外伤后综合征见心脾气血不足者,可配合本方加减治疗。邪热内伏,阴虚脉数者忌用。
加味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即本方加柴胡、山栀。功能益气补血,疏肝清热。主治归脾汤证兼有肝郁化火者。
黑归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熟地、黄芪(炒)、茯苓、党参、白术(炒)各120克,当归身(酒炒)60克,酸枣仁(炒)120克,远志(炒)60克,甘草(炙)、青木香各30克。共研细粉,用红枣180克(去皮、核),桂圆肉120克,煮烂打和,用生姜120克煎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温开水送服。功能同归脾丸,其补血作用更强。主治食少体倦,血虚发热,惊悸少寐。

☚ 人参养荣汤   大补元煎 ☛
000044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