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强制储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强制储蓄qiáng zhì chǔ xùпринудтельное сбережéние

强制储蓄

“自愿储蓄” 的对称。
❶指由于消费品价格相对提高而增加的储蓄。这一概念虽然早在19世纪初就由英国功利主义经济学家边沁提出,但由于受时代限制,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到了20世纪中期,这一概念才由哈耶克发扬光大。他认为,在经济繁荣和物价高涨之时,由于企业生产者的乐观估计和预期,往往增加资本财产 (即增值性财产) 投资,减少消费财产 (即非增值性财产) 投资。于是,消费财产价格更加高涨,与过去相比,消费者即使以现在的同等所得,却只能购买得到比以前较少的消费品。因为种储蓄是由于消费品价格相对提高,并使消费者作出牺牲后而产生,故有强制储蓄之称。
❷亦称 “强迫储蓄”。指采取行政手段而增加的储蓄,如通过行政命令,政府摊派的形式而增加的储蓄,就属此类。

强制储蓄

强制储蓄forced saving

关于货币数量变动对储蓄行为影响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以某些个人消费的减少为代价而对资本积累有利,但是这些个人并不是自愿地储蓄,并且他们并未得到任何直接的利益。
该学说在19世纪早期由H·桑顿和J·边沁建立,他们使用的术语是“收益亏空”和“强制节约”、“强制储蓄”的术语由L·密塞斯于20世纪初所创造。在1797年英格兰银行暂停黄金支付的争论期间,H·桑顿发表了他的《纸币信用》(1802年)一文,按其观点,在货币工资和其他固定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会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导致领取固定收入的工人和其他人的实际消费量减少,形成“收益亏空”,导致实际资本的某些增加。J·边沁在1804年《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的手稿中,分析了在所有的人手以最有利的方式被加以雇佣的情形下,如果货币增加,而固定收入者货币收支的总数量保持不变,即使他们贮存的资金数量不变,由于货币贬值,实际资本会增加,它应该归功于强制节约。强制节约类似于间接税对货币收入的影响,来自固定收入者实际消费数量的减少。
在关于金银本位主义者的争论期间,T·马尔萨斯1811年在对E·李嘉图的《金块的高价》一书的评论中指出,如果新的货币发行流入到生产阶级手中,资本积累会增加,因为通过价格水平的增加减少了只买不卖的那些阶级的购买力,从而使强制储蓄机制发挥作用。对此,李嘉图回答说,马尔萨斯的结论建立在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那些人必须消费他们全部收入这一假设之上,在货币储蓄的情形中,可能的情况是银行把储蓄从固定收入者那里转移到借钱者手中。
K·魏克赛尔在其累积过程学说中指出,积累过程中,提高价格会产生“非自愿储蓄”,L·密塞斯和F·哈耶克发展了K·魏克赛尔的分析,在其分析周期性变动的“过度投资论”中,用强制储蓄解释高涨。当价格上升速度快于工资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时,会发生强制性储蓄,该储蓄发生在消费以前,它是借助膨胀性的信用扩张实现的。它不会使实际资本永久性增加,在高涨期间建立的新资本会在下降期间被破坏。
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提出,由于储蓄与投资是不同经济行为者作出的决策,意外利润和损失是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平衡数字,当通货膨胀使购买力重新分配,净投资就出现了。一方面,它表示企业家意外获得的额外投资;另一方面,它表示为消费者为维持消费水平而不得不支付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强制储蓄也就发生了。

☚ 预期效用假说   储蓄的利率弹性 ☛
强制储蓄

强制储蓄qiangzhi chuxuforced saving

在特定时期,为增加银行储蓄货币数量,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或用法律手段,将居民的工薪收入的一部分直接存入银行或以债券形式发给居民。它是以消费者的消费减少为代价,增加资本积累。消费者不能得到任何直接的利益。
在战争时期,强制储蓄是政府用以筹集战费的一种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Thornton,1802年)和边沁(Bentham,1804年)在19世纪初提出的。当时分别使用了“收益亏空”和“强制节约”的术语。 “强制储蓄”的术语则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密塞斯(Mises)所创造的。而现在常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F·哈耶克(Hayek,1929年)。所谓强制储蓄,是相对于一般自愿储蓄而言的。自愿储蓄是消费者自愿地节省一部消费而将其储蓄起来,而强制储蓄的含义却不同。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储蓄,表现为强制储蓄:
❶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这时消费品的价格普遍上涨,消费者以原有的收入所购得的物品比以前少,消费者被迫节约;
❷由于厂商对未来很乐观,他们增大了资本品的投资,缩小消费品的投资。从而市场上资本品的供应相对增加了,消费品的供应相对减少了。这一方面使得消费者不能购买原有的同样数量的消费品,不得不把余下的货币储存起来,另一方面,厂商通过扩大资本品的投资,从而也增加了资本品的产量,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储蓄和积累增加,而这种社会储蓄和积累是由牺牲消费者利益而实现的,而非消费者自愿,从这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强制储蓄。还有两种表现形式实质也是强制储蓄。其一,当公司将大部分盈利保留下来不做分红时,就是强迫股东进行储蓄,这种储蓄表现为其资产的增加;其二,当国家向公民征税,并将所得来的资金用于投资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
强制储蓄能增加一国的资本积累,战时能有效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为支持战争服务,通常表现为:限制提取存款额、冻结存款、延期支付以及发行战时公债等,战时强制储蓄的这部分储蓄额就成为战争经费。

☚ 战时公债   延期支付 ☛
强制储蓄

强制储蓄

❶“自愿储蓄”的对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中并非由于生活节余而自愿存入银行的部分,通常是在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短缺经济环境里,城乡居民接到收入后,想买而买不到合适的商品,从而不得不把本来应该用于消费的货币存入银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供应能力的改善,这种强制储蓄在银行储蓄存款总额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直至全部消失。
❷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Hayek) 在其中性货币理论中所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变 (仍为原有货币量),但因消费品价格上涨而所得的实际收入下降的经济现象。此时,强制储蓄亦称“强制节约”。哈耶克认为,在市场供求已经均衡的情况下,如果银行提供信用给生产者,生产者用于购买中间产品,结果原来用于生产消费品的一部分中间产品移向他处,消费品的产量减少而其价格上升。此时,尽管消费者的货币所得和货币支出不变,但实际所得却已减少。这种因货币数量变动引起消费品需求与中间产品需求的比例发生变动进而造成生产结构变动的情况,不能建立新的均衡而必定引发经济危机。故要保持经济协调发展,货币数量不宜变动。
❸部分国家政府为积聚货币资金、引导人民合理消费等目的,将居民的工薪收入的一定部分直接转存于银行或以国家债券的形式发给居民。

☚ 自愿储蓄   储蓄原则 ☛
000025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