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曼差派伦理观弥曼差派是婆罗门教学派之一,弥曼差(Mimamsa )一字是由梵文man(思维)的语根派生,有着“思维审议”、“审察考究”等意思。弥曼差系指对吠陀祭祀、礼仪的方法及其意义的“审察考究”。弥曼差起源于婆罗门教确立祭祀主义的梵书时期。分前弥曼差和后期弥曼差。前弥曼差称为“法弥曼差”(Dharma Mimansa)。法是吠陀指示人生目的的象征,它强调人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等的道德义务。早期弥曼差的修行解脱具有积极入世的态度,引导人们获得现世的快乐和利益。在他们看来天堂不是属于彼岸世界的,而是属于此岸世界;后期弥曼差派在其他派别的影响下,与业报轮回的思想完全结合起来,开始接受最后解脱(ApaVavg)的思想,认为解脱是灵魂摆脱业的桎梏后所呈现的一种欢乐或意识状态,逐渐抛弃了早期弥曼差的积极入世思想,在弥曼差与吠檀多结合以后,弥曼差的解脱观也就被吠檀多的亲证梵我所代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