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弥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弥勒 弥勒梵语音译,意思是慈氏。佛教菩萨名。佛教传说,他是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而为未来之佛的菩萨。他原出生于婆罗门(印度的最高种姓)家庭,后为释迦牟尼弟子。其先于释迦牟尼而逝,上升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下生于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尽度众生。中国一些寺庙里供奉的笑面胖弥勒象,是五代时名为契此的和尚。民间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后人将他作为弥勒塑象供奉。这里即指笑面弥勒。 ☚ 盱眙山 横颐 ☛ 弥勒 弥勒生卒不详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先佛而逝世。有关记载详见《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北魏时《老君十六变词》有“号作弥勒金刚身”句。 ☚ 维摩诘 康僧渊 ☛ 弥勒 弥勒佛教菩萨名。是梵文Maitrcya的音译,意译为“慈氏”。佛教以他为从佛预言将继承释迦佛位的“未来佛”菩萨。据说他原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他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于人世,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中国佛教所塑的弥勒像,取材于五代时一个名叫契此的和尚,为笑口常开胖胖的模样,因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取而供奉。小说中第四十九回,有“弥勒和尚到神州,布袋横拖柱杖头”之句。 ☚ 须弥 布袋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三乘 > 彌勒 彌勒 mílè 菩薩名。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姓彌勒,意譯爲慈氏;名阿逸多,義爲無勝。佛經謂彌勒先釋迦佛入滅,生兜率天内院,歷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出世,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繼紹釋迦之佛位,爲未來佛。《彌勒上生經》:“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生。劫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家本生處結加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菩薩處胎經》二:“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下成無上等正覺。”參見本類“布袋和尚”。 弥勒即未来佛,佛教菩萨之一。其塑像胸腹袒露,面带笑容。魏学洢《核舟记》:“佛印绝类~,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弥勒佛教菩萨名。名“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婆罗门家庭,南天竺人。“弥勒”为梵文音译,意译为“慈氏”,为释迦牟尼弟子,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据佛经(《增一阿含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上说,释迦牟尼佛教法流传一万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需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失。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中国也有将布袋和尚称作弥勒菩萨的,布袋和尚为五代时浙江奉化著名和尚契此,因其常携布袋,教化群众,被认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现汉传佛教寺院经常塑造的大肚弥勒即为此人。 弥勒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佛教菩萨名。据佛经称,本为佛弟子,先佛入灭,生兜率天内院,当于将来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说法。相传五代僧人契此(布袋和尚)为其化身,故中国寺院里常塑其笑口常开像作为弥勒供奉。 弥勒mi le【佛教】Maitreya 弥勒Maitreya 弥勒 弥勒即“缪勒”。 ☚ 缪勒 费希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