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静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静江
张静江
张静江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原名增澄,一名人杰,以字行。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充驻法公使孙宝琦商务随员,在巴黎设通运公司,资助孙中山革命活动。后参与组织世界社、刊行《新世纪》周刊,宣传无政府主义。又参加同盟会。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次年任广州革命政府常务委员。1926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当选中央执委会主席,旋辞职。北伐时,经蒋介石提议代理中执委主席。1927年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浙江分会主席、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浙江省政府主席。1937年冬出国,1939年起因病定居美国。1945年双目失明。1950年9月3日在纽约病故。 张静江 张静江1877~1950名人杰,以字行。移籍浙江吴兴。早年纳资捐道台。曾随孙宝琦出使法国。1905年与吴稚晖、李石曾共办“世纪社”,出版《新世纪》杂志,鼓吹无政府主义。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资助孙中山在华南沿海一带发动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回国,支持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任财政部长,并为蒋介石入党监誓人。后在上海从事证券交易所活动。1923年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次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旋辞职让位于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浙江省临时政府主席、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全国建设委员会主席等职。后因疾脱离政界。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国游历,卒于纽约。 ☚ 江彤侯 汪金燧 ☛ 张静江1877—1950原名增澄,后改名人杰,字静江,别号饮光、卧禅。浙江吴兴人。1901年随驻法公使赴巴黎,任使馆商务随员。同时,在巴黎开通运公司。1906年参加发起世界社。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3月任中华革命党的财政部长。1912年参加发起留法俭学会。1916年又参加发起华法教育会。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先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1926年5月曾一度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27年后在蒋介石手下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商办江南铁路公司常务董事兼经理、世界书局董事长、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农工银行监察人等职。1938年秋游历欧洲,后寓居美国纽约。1945年双目失明。1950年9月病死于美国纽约。 张静江 张静江又名人杰,字静江,浙江省吴兴县人,1877年生。1901年随从清廷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1902年在巴黎独资经营通运公司,专销古玩,兼销茶叶。曾出巨款捐助萍济醴起义、广州黄花冈起义。1906年与李石曾、吴敬恒在法国成立世界社,刊行 《新世纪》周刊,编印新世纪丛书及大型画刊,宣传革命。武昌起义后回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婉拒孙中山财政总长提名。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时,支持陈其美进攻上海制造局,并亲临战地鼓舞士气。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被任为财政部长,因病未能赴日本,由次长廖仲恺代理其职。1924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任国民政府委员。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同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被中央执行委员会推为代理主席。1927年4月,与吴敬恒等人倡议“清共”。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国民党浙江政治分会主席。1928年任浙江省主席、建设委员会委员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香港赴瑞士养病。1939年赴美国。1945年双目失明。1950年9月3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 张群 张静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