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古上疏获罪案
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十二月,右拾遗(谏官)张道古上疏称:“国家有五危、二乱。昔汉文帝即位不久,便明习国事。今陛下登位已十年,仍不知为君驭臣之道。太宗内安中原,处开四夷,海表之国,莫不入臣。今先朝疆域日蹙。臣窃伤陛下朝廷社稷,始为奸臣所弄,终为贼臣所有!”昭宗览疏大怒,立贬张道古为施州司户,并下诏数张道古之罪,宣示谏官,以惩来者。本案中,张道古身为言官,职司进谏,他上疏言时政,本当无罪。据唐律,言者只有在“指斥乘舆、情理切害”时,即所言有攻击指责君主之处,对君主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依其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徒、流、绞之刑。张道古疏中所言,并未有”指斥乘舆”之处,不应加罪。但其言词激切,触怒君主,故遭贬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