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桓帝时为小太监。灵帝时迁中常侍,封列侯,为十常侍之一。残暴贪婪,霸占大量田地,兴建豪华私宅。并建议灵帝天下田每亩增收税钱十文,以修宫室。刺史等官吏升迁受职时,皆责交助军钱与修宫钱,先至西园议价,后赴任,大郡至二、三千万,其下分等定价。灵帝每叹桓帝不善聚敛财富,故极宠信让,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让与宦官赵忠等共杀进。不久,袁绍带兵捕杀宦官,让投河自尽。 张让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 (今河南禹县)人。他年少进入宫廷,东汉桓帝时为小黄门,灵帝时迁中常侍,封列侯。张让有监奴为其掌管家事,交通货赂,远近闻名。扶风人孟佗遂与之结交,且通过监奴贿赂张让,乃以孟佗为凉州刺史。当时让与赵忠、夏恽十二人皆为中常侍,他们封侯贵宠,父子兄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侵掠百姓,时人鄙称之为 “十常侍”。中平二年 (185),南宫起火,张让、赵忠等说帝令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修宫室 。又征发太原、河东、狄道诸郡材木、纹石,由每州郡部送至京师,黄门常侍辄谴责材料不合要求,强按原价十分之一收买。有时宦官干脆不予接收,使运送来的木材腐烂掉,而宫室连年不成。于是各地方官吏复增私调,根归结底使老百姓遭殃。灵帝还依靠张让等搜括钱财,以为私藏,又把他的私房钱存放在小黄门或常侍家中,每家各代为收藏数千万。故灵帝经常说: “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中平六年 (189),灵帝死,中校尉袁绍与大将军何进合谋诛宦官,事泄,让、忠等共杀何进。而袁绍率兵大杀宦官,张让等劫持少帝逃到黄河边,因追兵急至,被迫投河自杀。 ☚ 吕强 赵忠 ☛ 张让 张让字孟谦。明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升本科都给事中,以疾归卒。 ☚ 万宣 谢骞 ☛ 张让?—189东汉后期宦官。颍川 (今河南)人。累迁小黄门、中常侍。宦官得志,无所惮畏。中平六年 (189) 帝崩,为袁绍所逼,投河而死。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任中常侍,封列侯,为十常侍之一,极受灵帝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他霸占田地,大肆搜括,并劝灵帝每亩田增税十钱,用以大修宫室。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赵忠等杀进。不久,袁绍捕杀宦官,他投河自杀。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桓帝时为小黄门。灵帝时迁中常侍,封列侯。十常侍之一。为灵帝出谋画策,聚敛财物。灵帝增加赋税,在西园标价卖官。勒索州郡牧守的助军修宫钱等,均出其议。深受灵帝宠信,常说“张常侍是我公”。权倾天下,招致钻营求谒之徒填街塞巷, 日以千数。父兄子弟布列州郡,侵害百姓。中平六年(189),与宦官赵忠等诛杀外戚何进。在袁绍捕杀宦官时投河自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