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角?—184张角东 汉末黄巾起义首领。巨鹿(今河北平乡)人。汉灵帝时,角首创太平道教,自称“大贤良师”,与其弟梁、宝在河北一带借治病传教。经十余年努力,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教徒发展至数十万人。乃分成三十六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分设将帅统率。遣大方渠帅马元义至京师洛阳作内应,还收买了宦官封谞、徐奉等人。制定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即预定甲子年(公元184年即汉灵帝光和七年)三月初五于京城内外同时发动起义。由于叛徒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前举行。角自称“天公将军”,起义者皆头缠黄巾为标志,称“黄巾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角与弟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数万人,与东汉政府北中郎将卢植军相遇,初战失利,乃退保广宗(今河北威县东)。继在广宗大败植军。东汉政府任董卓为东中郎将,代植镇压角军。角军奋勇作战,大败卓。不久,病死。 张角 巨鹿(今河北平乡县)人。奉黄老之道,创立“太平道”,用咒语、符水给病者治病,广收门徒,自称“大贤良师”。几十万徒众遍布于青、幽、冀、荆、扬、兖、豫各州之间。定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3月5日起义,但因叛徒唐周的告密,仓促提前于2月各州同时举事。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另一弟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的徒众都头包黄巾,因之被称为“黄巾军”。东汉政府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不久,张角病死。同年张梁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同东汉政府军作战中,兵败战死。张宝在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也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张角? —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为百姓治病之名秘密传教,宣传,组织群众。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遂将徒众编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中平元年(184年),派大方马元义聚集徒众,往来京师联络,拟于三月五日起义。因叛徒告密,起义提前发动。自称“天公将军”,起义者均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他与弟张宝集中幽、冀两州黄巾军,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先后击败北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董卓之进攻。不久病故。 张角 038 张角?—184太平道创立者。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奉黄老道和《太平经》,自号“大贤良师”,教人跪拜悔过,以符水咒法为之治病。东汉灵帝熹平(171—175)间,与弟张梁、张宝治病传道,并进行秘密政治活动,道众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至数十万人。将道众组织为36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设渠帅,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政治口号,联络宦官以为内应,预定甲子年甲子日(184年农历三月五日)京师洛阳内外同时起义,因部下唐周告密,遂提前起义。义军头裹黄巾为号,故称“黄巾军”。角自称“天公将军”,接连击退汉北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董卓的进攻。各地起义军迅速发展。不久张角病逝。 ☚ 张陵 左慈 ☛ 张角?—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太平道创立者。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画符治病,广招弟子,秘密组织人众。10余年徒众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达数十万人。中平元年(184年)起义,称“天公将军”。率部英勇战斗,烧官府,攻城破邑,全国响应,京师震动。先后击退卢植、董卓的进攻。不久病死。死后被官军剖棺戮尸。参见“黄巾起义”、“太平道”。 张角?~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创太平道, 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治病传教,秘密发展组织。10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中平元年(184年)起义,称“天公将军”。因头缠黄巾为标志,被称为“黄巾军”。与弟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北)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 张角?—184东汉末农民起义领袖。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人。熹平年间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与弟张梁、张宝同在河北地区农民中传教,秘密进行组织工作。十余年间,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徒众发展到数十万人,分三十六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设首领。预定甲子年(184)于京师洛阳内外同时起义。因叛徒唐周告密,被迫提前起义,以头缠黄巾为标志,称“黄巾军”。他自称“天公将军”。后与弟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接连击退北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董卓之进攻,起义军迅速发展到黄河流域各地。不久病死。 张角?—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创太平道, 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治病传教,秘密发展组织。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兗、豫八州。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起义,称“天公将军”。因头缠黄巾为标志,被称为“黄巾军”。与弟张梁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 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北)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死。 张角?—18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钜鹿(河北平乡西南)人。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借治病传教,秘密组织农民(以流民为主)。十余年间,信徒达数十万,遍及青、徐、兖、豫、幽、冀、荆、扬八州。将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设“渠帅” (将领)统领。派遣马元义来往于京师洛阳,刺探虚实,策动内应,拟于中平元年(184)农历三月五日各处俱起,里应外合,一举摧垮东汉王朝。因叛徒唐周告密,被迫提前一个多月起义。他与弟张宝、张梁等主持河北战场(黄巾起义三大主力之一)。自称“天公将军”,率义军在广宗(河北威县东)击败东汉北中郎将卢植,又败东中郎将董卓,迫使东汉三易主帅。病死于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