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舜民《村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舜民《村居》

张舜民《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①陂(bei)田:塘边的田。榆钱:即榆荚,榆树的果

实。其形如钱,俗称“榆钱”。槿花:即木槿花。夏秋开花,朝开夕落。农家常植木槿当篱笆。②两两归:指牛驮着乌鸦一同回村。

【译文】 潺潺清水流遍塘田好庄稼,丛丛青竹环绕农家篱笆。榆树下满铺落尽的榆荚,木槿枝头还剩几朵槿花。老牛缓步夕阳下,背上不见牧童儿,却驮着寒鸦一同归家。

【集评】 宋·张邦基:“七言绝句,唐人之作往往皆妙。顷时,王荆公多喜为之,极为清婉,无以加焉。近人亦多佳句,其可喜者,不可概卒。予每爱俞紫秀老《岁杪山中》……舒亶信道(按:应为张舜民)《村居》云云,如此之类,不愧前人。”(《墨庄漫录》卷六)

宋·胡仔:“《复斋漫录》云,张芸叟诗‘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与东坡所记苏叔党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下句与张相合。”(《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

今·陈增杰:“‘夕阳’二句,写出村野傍晚的宁静景色,是被诗家称引的名句。”“欧阳修《牛》诗有句道:‘土坡平慢波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释道潜《东园》三首之一:‘萧条一径无来辙,时见羸牛引犊归。’系承用欧诗句意。张舜民此作则能别出机杼。与张舜民同时稍后的苏迈断句云:‘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快哉亭朝暮寓目》诗:‘水牯负鸲鹆。’所写景象相类,然情趣不及张诗。南宋李光《行潘峒诸村因成小诗》:‘山行是处田畴美,时有归牛带夕阳。’后一句从张诗变化出。”(《宋代绝句六百首》第90—91页)

今·钱钟书:“《画墁集》和《补遗》里没有收这首,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引作舒亶的诗;现在根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引《复斋漫录》(这一条也被明人误辑入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归入张舜民名下。”(《宋诗选注》第87页)

今·倪其心、许逸民:“这幅形象生动的图画,含着的不是那牧童悠然自得、田园生意自在的意境,而是疏落萧散,听任自然,在诗人敏感的悲秋之中,有一种淡漠的惆怅。”(《宋人绝句选》第140页)

今·何丹尼:“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这显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如《山居秋暝》、《鸟鸣涧》等手法相同,以动写静,更显其静。”(《宋诗鉴赏辞典》第300—301页)

【总案】 诗写秋日黄昏归牧图,是一幅纯属自然流动的不着意念的图画。诗人独立村头,心境极静,才可能产生这一物我同化的意境。


张舜民《村居》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张舜民《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是一首充满静趣的诗。首句以粗犷之笔,由远及近,勾勒了诗人所在的环境。纵目远眺,但见大片圩田之外,绕以河流;环顾四周,茅屋疏篱之旁,翠竹丛生。诗人以一个“田”字,点明了人处乡间,以一个“篱”字,暗示出身在村中。而“水”“竹”二字,更写出了南方水乡特色,尤富情致。次句以细密的笔触,描绘出景物的季节特点。榆树于三四月间开花,李时珍云,其“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木槿则开花于夏季。“榆钱落尽槿花稀”,自然使人领悟到这已是夏日风光了。末尾二句以动景反衬环境的宁静,更是趣味盎然:“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寒鸦,一称慈乌、小山老鸦,是乌鸦中小巧而机灵者。现在它恬然栖身牛背,随同耕牛缓慢的步伐回归村落。说明这时既无人畜的骚扰,也无劲风的袭击,才会出现这一妙趣横生的情景。这一鸟栖牛背的景象是优美的,它曾引起许多诗人的兴趣。苏迈云:“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中也有“水牯负鸲鹆”之句。但这里用得更为贴切。

全诗无一字言及村居之乐,而诗人冲淡愉夷之情,随兴而发,感染读者,遐想无穷,实为寓情于景的田园诗佳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