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1。能几翻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2。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3。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4。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5。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1.接叶巢莺:语本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卑枝低结雪”。

2.蔷薇:落叶灌木。茎有刺,叶互生。花、果、根可供药用或制成香料。

3.西泠(音ling):桥名。在西湖孤山下。

4.“当年”三句:暗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韦曲:在陕西长安城南皇子陂西,唐代韦氏世居于此,故名。此处借指西湖繁华之处。斜川:在江西屋子、都昌二县间。陶渊明有《游斜川诗》。此处借指西湖文人雅士集会之地。

5.“见说”二句:鸥毛皆白,作者想象它是因愁而白,如人因愁而头发变白一样。辛弃疾《菩萨蛮》:“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今译



莺儿筑巢在繁茂枝叶间,

柳絮飘落在天波的平淡,

一抹夕阳,斜照着

断桥下撑出的小船。

今年,还能游赏几番?

要赏花,只有等待来年。

东风呵!你也只能将蔷薇陪伴,

到蔷薇开时,春已凋残。

更令人凄然的,

是西泠桥边,往日万种青绿,

如今一抹荒烟。



当年的飞燕,也不知飞到何处,

往常繁花之地,今日已被青苔长满,

文人雅集的斜川,

更是萋草凄暗。

听说这种种新愁,

也将白鸥传染。

我也无心无绪,

再将笙歌梦境续圆,

只将道道门窗深掩,

乘着浅浅的醉意闲眠。

不要打开窗帘,

我怕见到飘飞的

花朵,

更怕听到啼血的

杜鹃。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 可可诗词网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

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接叶巢莺:杜甫诗有“接叶暗巢莺”句。接叶,树叶茂密,片片相交。平波卷絮:微波卷着飘落在水面的柳絮。断桥:桥名,杭州西湖十景有“断桥残雪”。在孤山旁,内湖与外湖之间。春已堪怜:谓到蔷薇花开时,春天已接近尾声了。西泠:西湖桥名,在孤山之下。当年燕子: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意,感慨家国兴亡。韦曲:古地名,唐代大族韦氏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此处代指南宋大族聚居之所。斜川:古地名,在今江西星子、都昌二县之间的湖泊中。晋代陶渊明辞官归隐,常到此地游赏,有《游斜川诗》。此处代指风景优美之处。如今也到鸥边:如今也跟鸥鸟的白头差不多了。再续笙歌梦:再恢复夜夜笙歌的贵公子生活。

【鉴赏】这首词通过对西湖春景的咏叹,抒发了作者对国破家亡、身世浮沉的感慨。它意境浑厚,虚实兼到,被后人视为张炎的代表作。

上阕开篇三句点题,描绘西湖暮春的景象,并透露出作者的暗淡心情。“接叶巢莺”,用杜甫诗意,虽然略去了“暗”字,但“暗”字却是关键所在。表面上写的是春深叶茂枝繁,遮住了莺巢;实则暗示南宋覆亡:由于江山易主,昔日的黄莺藏于密接的树叶中而不肯一睹旧日的西湖,这样一来与词尾的意境便遥相呼应了。“平波卷絮”,写的是暮春景象;“断桥斜日归船”,描绘的是日暮图景,在太平之日同样的令人赏心悦目,而这里则有“乌衣巷口夕阳斜”的韵味。“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接着,就“归船”引出“游”字,以问句形式感叹春已归去,好景无多。“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这两句寓情于景,作者采取形象化的手法对前面的词句加以生发,借蔷薇一枝使暮春具体化,寄幻想于东风暂住,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关注。然而,即使东风暂驻,伴着蔷薇又能如何呢?“到蔷薇、春已堪怜。”这两句一进一退,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及内心复杂的情感都表现出来了。“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承上再补两笔,涂抹出西湖的凄凉景象:即便如此,那西泠桥边的柳绿,如今也只剩下一抹荒烟了。

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呼应上阕的“斜日归船”,同时把意境提高到时代巨变这一高度上来。以下“苔深”、“草暗”,是这一思想境界的补充和深化,由惜春过渡到哀叹国家沦亡:昔日豪门大族聚居之地,以及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如今已是苔藓遍地,荒草没膝了。“见说新愁”二句,既写湖面的特点,又以拟人手法,用鸥鸟白头来表现自己的亡国哀愁。“无心再续笙歌梦”至篇终,直抒亡国的哀思:一个破落的贵家公子,国破家亡后,无心再过轻歌曼舞的生活,只有关上房门,在极度无聊中打发时光,再也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因为一片飞花、一声莺啼都会勾起无限的感伤。

 

这是一首眷恋故国的哀歌,哀思气氛很浓,这跟作者善于选取容易引起哀感的画面有关,如“断桥斜日”、“一抹荒烟”、“苔深”、“草暗”、“掩重门”、“莫开帘”等,都会加深作品凄凉哀婉的情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