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汝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汝舟1899—1982

安徽全椒人
曾任贵州大学教授,贵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顾问,安徽省政协委员。著有《国学概论》、《国文文法》、《〈切韵〉声纽之商榷》、《南宋九经考》等。
名:渡
字:汝舟
自号:二母居士

张汝舟

明昆山人。字济民,号二南。张绅子。成化十年(1474 年)举人。历官江西南昌府同知。弘治五年(1492 年)督修南昌府、县儒学,十二年刊刻宋黄庭坚《山谷老人刀笔》。又表汉高士徐穉墓,修东晋温峤祠以见志。抑宁王朱宸濠骄横,镇压建昌徐九龄起义,险死还生。在任九载称名宦。迁贵州思南知府,为政简静,亦列名宦。任满致仕。恤宗族,设义学,岁凶鬻产赈饥,收葬暴骸。卒年七十二,崇祀吴郡名贤。

张汝舟1899—1982年

名度, 号二毋居士。 安徽全椒人。1930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湖南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讲师、 副教授, 贵阳师范学院、 贵州大学教授。著作有《简明语法》(1955)。论文有 《然疑待征录》、《〈老〉、〈庄〉补义》、《〈尚书〉析疑》等。

张汝舟

张汝舟1899—1982

又名渡,自号二毋居士 (取 “毋自欺”之义)。安徽省全椒县人。1926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顾问教授等职。他从事教学、科研近60年,在语言学,以及古典文学、古代哲学、古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在汉语语法方面,著有《国文文法》、《简明语法》、《汉语语法发展史》、《语法管见》、《古代汉语语法手册》等专著和一些论文。其主要学术观点有:
❶关于词类,认为汉语不存在 “介词”,通常所说的“介词”其词性和语法功能同一般动词没有质的区别,主张将介词划入动词;反对另立助动词(能愿动词),主张一律看成动词。
❷关于短语,主张“介宾结构”按一般的动宾结构看待; 通常所说的介词同后面的动词结合时,主张划入连动式; 同前面的动词结合时,主张看成复合动词。
❸关于单句类型,主张只分 “动句”和 “表句”两种;反对被动式的说法,认为汉语的被动情态是靠动词的词汇意义表达的,不存在印欧语系那样严格意义的被动式。
❹关于句子成分,认为主语就是一句话的主题,是说话人叙述的对象;反对“外位”的说法,认为一般分析为外位复指的句子,其外位语应分析为主语,其余部分处理为主谓词组作谓语,或者把这类句子看成承转复句。
❺ 关于析句方法,创制了 “线标注字法”,简便实用。其研究注重汉语实际,反对套用外语;重视句子结构,重视词序,重视句型对比;主张通过语法学习提高语言修养,通过提高语言修养来理解语法,使语法正确地指导 “读”和 “写”,因而,其著述简明、实用。他一生不计荣辱,刻苦勤奋,不拘旧说,勇于创新,为后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参见“二毋室汉语语法论丛”。

☚ 裴学海   龙果夫 ☛
张汝舟

张汝舟1899~1982

名渡,字汝舟,号二毋居士。1925年入东南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湖南兰田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教授等职;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汉语大词典》安徽编纂处复审顾问、安徽省政协委员等职。病逝于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其著述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字学、佛学、声韵学等领域。研究古代天文历法自成一家,1982年贵州大学成立“张汝舟遗著整理小组”,整理出版了其著作。

☚ 沈学斌   陈金城 ☛
000098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