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梁?—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弟。汉灵帝时,角首创太平道教,梁随之借治病传教。光和七年(184年)角发动黄巾起义,梁随之领导起义,称“人公将军”,同角一道率领幽、冀二州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击退东汉政府北中郎将卢植之进攻,后又击败东中郎将董卓的进攻。张角病死后,梁继为黄巾军最高领导人。颖川黄巾军失败后,左中郎将皇甫嵩军北上投入冀州战场。梁与嵩大战于广宗,梁军精勇,连连败嵩,使嵩困守堡垒,不敢出战。后以警戒疏忽遭嵩军夜袭,兵败牺牲。 张梁 张梁1657—1739字大木,一字奕山,号幻花居士,江南娄县(今上海青浦)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行人司行人。会裁缺别补,遂归里,不复出。居处有保闲堂、淡吟楼、学圃居、丛桂读书堂、鹤径风漪草堂、花阴馆、藕香亭、一松斋、书巢诸胜,又杭州西溪有其兄别业,在梅竹最深处,于是往来徜徉,拟柴桑之处士,晚岁学佛。梁为康熙、雍正间知名词家,与杜诏、楼俨、陈聂恒、缪谟等往还。初刻有《淡吟楼诗词钞》,已罕见。今传《幻花庵词钞》八卷,雍正六年(1728)刊。王昶又选辑其词一卷入《琴画楼词钞》。 ☚ 陈枋 施世纶 ☛ 张梁? —184东汉末黄巾起义将领。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年)起义,称“人公将军”。与张角击败北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董卓之进攻。不久,东汉统治者又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前来镇压,他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英勇抗击,一度挫败官军。皇甫嵩闭营休士,等待时机。起义军稍懈,皇甫嵩乘机于拂晓发动攻势,义军战败,牺牲数万,他亦战死。 张梁? —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年)起义,称“人公将军”。曾与张角先后击退卢植、董卓的进攻,又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抗击皇甫嵩的进攻。后因疏于防备,遭汉军夜袭,兵败牺牲。 张梁?~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年)起义,称“人公将军”。与张角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东汉朝廷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往攻,他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反击,因警戒疏忽,遭汉军夜袭,兵败阵亡。 张梁?—184东汉末农民起义首领。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之弟。熹平年间,张角创太平道后,他与角一起在河北地区农民中传教,秘密进行组织工作。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他号称“人公将军”,曾协同张角击退卢植、董卓的进攻。张角病死,东汉政府又增调左中郎将皇甫嵩往攻,他坚守广宗(今河北威县东),经英勇反击而获胜。后因麻痹轻敌,致遭官军夜袭,战败牺牲。 张梁?—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起义,称“人公将军”。与张角击败北中郎将卢植,后又败东中郎将董卓,东汉政府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往攻,他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反击,因警戒疏忽,遭汉军夜袭,兵败阵亡。 张梁清诗人。字大木, 一字奕山,号幻花居士。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进士,任武英殿纂修官。后辞归,绝意仕进。与黄之隽、缪谟等为诗友,经常以诗词酬唱。著有《澹吟楼诗钞》、《幻花庵词钞》。 张梁?—18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钜鹿(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弟。中平元年(184)与张角一起领导起义,称“人公将军”。在河北战场击败东汉北中郎将卢植、东中郎将董卓,迫使东汉三易主帅。张角病死后,率领义军坚守广宗(河北威县东),屡挫东汉左中郎将皇甫嵩。缺乏军事经验,疏于警戒,为皇甫嵩所乘,兵败牺牲。所部三万余人战死,五万余人不甘心作俘虏,壮烈投河自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