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舍

内舍nei she

指家中、内室。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 譊譊   年鬓 ☛
内舍

内舍nèishè

┃┃ 指妻子。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唐·韩翃《送客还江东》诗:“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 内助   化石 ☛
夫称妻

夫称妻

娘子 儿母 大嫂 大姐
夫对妻的美称:贤内助
夫对妻的爱称:令攸
对人称己妻:内人 内子 内助 内室 内舍
对己妻谦称:荆(荆妇;荆人;荆妻;荆室;贱荆;山荆;拙荆;寒荆;荆布之室) 拙妇 拙室 敝累 贱内 敝房 贱房 贱室
谦称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贱累
老年人对己妻谦称:老荆

☚ 妻子   各种妻 ☛

内室

内室

里屋 里间 内舍 内屋 曲房 隐间
屋的内室:隩奥 隅奥
深邃的内室:阃奥 壸奥
内室深处:溜奥 堂奥
(里面的房间:内室)

☚ 房间   各种用途的房间 ☛

各种人的居室

各种人的居室

帝王生前的居室:阴室
雷神所居之室:雷室
父母的居室:内舍 庭闱 庭帏
母亲居室:萱(萱堂;萱闱) 北堂
夫妇的居室:闺闼
正妻之居室:内寝
儿童居室:子室
大家庭中兄弟各人的住室:私房
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的住室:白屋
诗人所居之室:诗室
贫户居室:荜门圭窦
人质的居室:质宫
深山中僧道或隐者的居室:云窗 云牕

☚ 居室   妇女居室 ☛

内舍

宋代学校实行三舍法,即将学生分三等,第二等称内舍。庆历四年(1044),太学内舍生定额为二百人,由朝廷支给钱粮。熙宁四年(1071),太学行三舍法,内舍名额仍旧。元丰二年(1079),增为三百。元符二年(1099),州学皆置内舍。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太学重建,内舍以百人为额。外舍生在学满三季,年终积分合格,次年公试入等,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一次赴上舍试,结合当年校定分数,合格者升补为上等、中等、下等上舍生。参见“三舍法”。

内舍

内舍

宋代太学的级别名。宋代的太学生分为3级,入学时为外舍,成绩合格升入内舍,再由内舍升入上舍。《续资治通鉴·宋纪·神宗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 (十月) 戊辰,立太学生3舍法。初,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应荫者为之,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之俊异者为之; 试论策经义如进士法。及帝即位,垂意儒学,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岁时月各有试程,其艺能以差次升舍,其最优者为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而特赐之第,遂专以此取士……厘生员为3等: 始入太学为外舍,初不限员,后定额700人; 外舍升内舍,员200;内舍升上舍,员100。各执1经,从所讲官受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以次升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召试赐第。其正、录、学谕,以上舍生为之,经各2员。学行卓异者,主判、直讲复荐于中书,奏除官。”

☚ 难荫   内班 ☛
内舍

内舍

宋代学校实行三舍法,即将学生分为三等,第二等称内舍。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太学内舍定额二百人,由朝廷支给食钱。神宗熙宁四年 (1071年),太学行三舍法,内舍名额仍旧。元丰二年(1079年),增为三百人,由外舍生根据公试与校定的等级予以升补;内舍生每月举行一次“私试”,按月登记私试成绩与品行表现,到季度末,对积分较多、又没有违反纪律者给予评定,称为“季选”。到年底,则对积分较多的内舍生予以年终评定,称为 “校定”,分为 “优”、“平”两等,其人数约占十分之一。朝廷每两年为内舍生举行一次“公试”,合格者亦分“优”、“平”两等。根据公试成绩与校定等级,决定内舍生升补上舍,予以直接授官、免省试或免解试。哲宗元符二年 (1099年),州学亦皆置内舍。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太学内舍生又增加到六百人。每季度的第二个月,连续进行三场“私试”,将私试学分与品行状况一起登记。到年终,予以校定,分为上、中、下三等,获得校定者为内舍生的十分之五。每年春季,与外舍、上舍生一起进行 “公试”,合格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按公试与校定的等级,分别予以授官、直赴殿试、在内舍继续学习。宣和三年 (1121年),罢州县学三舍法,太学仍置内舍。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重建太学,内舍生定为一百人。外舍生在学满三季,年终积分合格,次年公试入等,升补内舍;内舍生连续三次私试被黜,则退降外舍。内舍生两年一次赴上舍试,分优、平两等,结合当年校定优、平两等的分数,合格者分别升补为上等、中等、下等上舍生,获得直接授官、免省试或免解试,略同元丰之制。参见 “三舍法” 条。

☚ 上舍   外舍 ☛
00002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