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守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守珪?—739唐边将。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东北)人。体貌魁伟,慷慨善节义,善骑射。初以战功授平乐府别将。从郭虔堈镇北庭。突厥侵轮台,遣其援救。中道遇敌,苦战获胜,斩首千余级,俘其首领一人。开元初,突厥再寇北庭,虔堈令其间道入京奏事,遂上书陈言利害,请引兵出蒲昌、轮台夹击突厥,及破敌,以功特加游击将军,转幽州良杜府果毅。开元十五年(727年),王君郰死,河西震惧,以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余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吐蕃又至城下。城中人相顾失色,略无守御之意。乃为计,于城上置酒作乐,大会将士。吐蕃疑其有备,不敢攻城而退,立即令军击败之。于是修复廨宇,收合流亡,皆复旧业。寻改瓜州为都督府,以其为都督。令民修复渠堰,以利灌溉。开元二十一年,转幽州长史、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加河北采访处置使。时契丹、奚连年为边患,前幽州长史不能拒,及其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二十三年,入朝,玄宗赋诗宠之,加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诏于幽州立碑纪功。二十六年(738年),复讨契丹余党于捺禄山,掠获不多,其裨将赵堪、白真陀罗强使军使乌知义渡湟水邀叛奚,且蹂其稼。知义败,他隐其败状,仍上表邀功。事泄,逼白真陀罗自杀,厚贿朝使牛仙童,还奏如状。后仙童以脏败,事及于守珪,以功贬括州刺史,疽发而死。 张守珪 张守珪唐将领。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十五里)人。以平乐府别将从郭虔瓘守北庭。开元初,突厥攻北庭,守珪请兵出蒲昌、轮台夹击,迁幽州良杜府果毅, 稍迁建康军使。 王君㚟战死,诏以其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吐蕃猝至,众恐,他置酒城上,会诸将作乐,吐蕃疑有备,不敢攻,引去,守珪纵兵击败之。诏以瓜州设都督府,拜守珪为都督。后迁鄯州刺史,徙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使,加采访处置等使。其时契丹、奚连年寇边,前长史不能制,守珪每战辄胜,斩其首领屈刺、突于。开元二十三年(735 ),加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坐匿败贬括州刺史,疽发背而死。 ☚ 王君㚟 萧嵩 ☛ 张守珪?~739唐代将领。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东北)人。尚节义,善骑射。初从郭虔瓘守北庭,屡败突厥。开元十五年(727年),任瓜州刺史、墨离军使,修筑州城,屡败敌军;修复渠堰,以利灌溉。二十一年,移镇幽州(今北京),任河北节度副大使,屡败契丹,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被贬为括州刺史。不久,疽发背而死。 张守珪唐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开元中为瓜州刺史,突厥奄至,守珪置酒城上,会诸将作乐,突厥疑有备,不敢攻,引去,守珪纵兵击败之。累官辅国大将军、坐事贬括州刺史,疽发背卒。 张守珪?—739唐将领。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东北)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任瓜州刺史,修筑州城,修复渠堰, 以利灌溉。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移镇幽州(今北京市),任河北节度副大使,屡胜契丹,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后被贬为括州刺史。不久,疽发背而死。 张守珪?—739唐陕州河北(山西平陆东北)人。开元初,任瓜州平东府(甘肃安西)别将, 勇敢善战,屡败吐蕃军。后任瓜州刺史,开渠筑堰,发展生产。二十一年(737)移镇幽州,又屡败契丹。安禄山即为守珪拔擢。后因罪贬为括州刺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