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即之书报本庵记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即之书报本庵记卷宋代书法。书心纵29.3,横91.4厘米,纸本,行楷小字。此文原为南宋中叶起居兼中书舍人、文学家楼钥为其舅家汪氏兴修茔墓所撰,已收入自号攻媿主人楼钥的《攻媿集》第六十卷中。原本是件无书者年月及名款的张即之墨迹,现后署“淳熙十二年三月三日即之志”款,除“即”字是伪书外,余字皆是从文中挖移嵌在篇末。为此,多少年来造成了一桩古书法的 “冤案”,《石渠宝笈》续编和《墨妙轩法帖》都误断为伪品。六十年代启功。杨仁恺和徐邦达几位老先生,经与《攻媿集》对照,始揭开了被挖改之谜,才使这件原是张氏抄录的墨迹真相大白于天下,并阐述后人妄加者的疏陋与谬误,一是张即之生于宋淳熙十三年 (1186),此年款比张氏出生之年还早一年;二是“即之记”的“记”字,也用词不当,因《汪氏报本庵记》一文,并非张即之所撰,究竟什么原因张氏要录写此文,不得而知,只是记与抄录、书、写的意义是不相通的,显然是挖改者在用字方面缺乏常识。传世张即之墨迹中有款识可考的为数不少,此卷虽无明确年月或作者款识,就其书法风貌本身而言,通篇结构谨严,以力见长,运笔流畅,更显得娇娆悦人,正如文征明六十六岁题跋中指出,此书骨力健劲,精采焕发,并能“传其家学”,在这里文征明认为继承其伯父张孝祥的衣钵。张孝祥官集英殿修撰,历知平江、荆江、荆南,皆有声绩,文章过人,尤工翰墨,时称“三绝”,其书真而放,卓然有颜鲁公风格。从张孝祥《柴沟帖》、《泾川帖》与《汪氏报本庵记》印证,书法有不少相同之处,可窥其受伯父的传授指点。文氏除说张氏直接继承其伯父的衣钵外,“其书师颜鲁公”,道出了张氏书法的渊源和特征。此卷与流传至今的张氏其他各种写经及擘窠书《唐人诗》、《古松诗》等,显得秀逸蕴藉一些。综观张即之的书法特点,在于用露锋运笔,毛锥使转驰骋于纸绢之上,心手相合,独具风格。《汪氏报本庵记》堪称为张氏传世墨迹中少见的杰出佳作。行笔流畅活脱,与《杜诗》笔法一致,功力深厚,来源于临池不辍,一生勤奋,不愧一代书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