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协状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南戏剧本。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作者不详。写书生张协赴考途中在五鸡山遇盗,病困山庙,当地贫女多方给予救助,二人结为夫妻。张协赴京应试,状元及第。贫女闻讯寻至,张拒不相认,反将贫女毒打逐出。张赴梓州佥判任,再经五鸡山,又刺伤贫女,欲斩草锄根。后贫女为枢密使相王德用收养为义女,经人说和,又与张协重圆。剧本谴责张协的忘恩负义,但团圆结局则表现出阶级调和的倾向。全本均用南方流行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开唱时由说唱诸宫调引入,戏随主角走,显示了初期南戏的特征。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

☚ 乐昌分镜   宦门子弟错立身 ☛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南宋时温州九山书会编撰。《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录存,有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本,是现存唯一完整的早期戏文剧本。第一出〔满庭芳〕云:“状元张叶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说明这一剧本是据《张叶状元传》翻改的。又剧中曾引有南宋温州诗人曹豳(1170—1249)《题括苍冯公岭》“村南村北梧桐树(角),山后山前白菜花”的诗句,该剧当是南宋中叶前后的作品。全剧五十三出,描述一个好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书生张协在路经五鸡山时被强人所劫,幸得贫女相救,后二人结为夫妻。张上京中了状元,嫌贫女“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仅不相认,并于赴仕途中以剑劈贫女。后贫女被枢密使王德用认作义女,终又与张协结合团圆。“开场”形式别具一格,以“末”念《水调歌头》并道口白,接着以“诸宫调”引首说明全剧大意,再“饶个踏场”、“饶个《烛影摇红》断送”。最后通过后行子弟问答才进入表演。在曲文中有“弹丝品竹”、“没意品笙箫”的句子,可见其伴奏乐器除鼓、笛、板之外,还用上吹奏等乐器。曲牌计一百七十九支,包括大曲、唱赚、诸宫调、佛曲、道曲、宋词调以及村坊小曲和里巷歌谣。剧中各色皆唱,有独唱、对唱、接唱、合唱与后台帮合唱,出现了曲、白、介相间和虚拟性的表演,以判官、小鬼装作门;李小二装作桌子;张协赴任,唱了四支〔上堂水陆〕,一个圆场,就到了五鸡山;以虚拟手法表现骑马等等。有穿插性的舞蹈表演“舞伞介”。净且用“抹土搽灰”的粉墨化妆。围绕生、旦戏的进行,分别穿插净、末、丑三对面的插科打诨。该剧在提供戏曲史料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乐昌公主破镜重圆   祖杰 ☛

张协状元

 【大圣乐】村落无人要厮笑,这愁闷有谁知道。闲来徐步,桑麻径里,独自烦恼。
 【叨叨令】 贫则虽贪,每恁地娇,这两眉儿扫。有时暗忆妾爹娘,珠泪堕、润湿芳容,甚人知道?妾又无人要。兼自执卓做人,除非是苦怀抱。妾又无倚靠。付分缘与人缉麻,夜间独自,宿在古庙。
 【同前】 几番焦燥,命直不好,埋冤知是几宵。受千般愁闷,万种寂寥,虚度奴年少。每甘分粗衣布裙,寻思另般格调。若要奴家好,遇得一个意中人,共作结发,夫妻谐老。

 《张协状元》 收见 《永乐大典》 卷一三九九一。卷首题“九山书会编撰”。“九山”,南戏发源地温州地名,《温州府志》 (卷七) 等史籍及古代诗文作品中都曾有记载。钱南扬在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一书的注文中说: “九山,永嘉地名,至今犹存,书会盖即以所在地为名。” 日本学者岩城秀夫也提到: “所谓九山书会,就等于温州书会、永嘉书会。” 存本 《张协状元》 是该剧流传过程中的一个改编本,剧作者应是 “九山书会” 才人。《张协状元》 的产生时代,学术界说法不一。从各方面情况推断,其编定年代应当在南宋中期,“温州杂剧” 形成约百年之后。现存剧本呈现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早期形态。
 王贫女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在五鸡山依破败古庙为家。她自尊自强,信奉 “勤苦强似去求人”,“白日三餐,勤苦村庄机织,得人知重” (第六出语),远村农民李大公一家就常常来赒济她。她 “贫则贫”,却出落得蛾眉淡扫,姿容娇媚。随着年岁日长,也有了深深的愁闷。
 她白天 “付分缘与人缉麻,夜间独自,宿在古庙”,形单影只,有无限的惆怅。在这荒僻野庙,没有一亲半眷可以依靠; 没有至亲好友来相邀同乐,倾诉衷肠。人家的儿女正在父母膝下承欢,父母会来关心女儿的前途,安排她的婚姻大事,而贫女却至今未有人来提婚论嫁。
 尽管如此,仍要 “执卓做人”,在贫贱生活中洁身自好,坚忍自强。她虽然埋怨命运不好,但仍保持着希望,和所有同年的少女一样有个心愿: “遇得一个意中人,共作结发,夫妻谐老。” 为此,她 “甘分粗衣布裙”,因为那也会有一种欢乐在其中。这难道不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吗?这不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吗?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却看到纯洁、善良的她不幸受到张协的欺骗,欺侮,甚至打骂、剑劈伤身。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 王贫女的遭遇正是那时无数下层贫苦妇女悲惨命运的写照。对比王贫女,那忘恩负义,极端自私的势利小人张协,当然应受到观众的唾骂和不齿。
 南戏中多有男子发迹变泰而负心婚变的故事题材,《张协状元》 就是这样一部戏文。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一部南戏剧本,它也记录了南戏早期的形态: 剧内主人公一般都是下层人民,因此,曲文较简单,基本上是口语,曲牌联套也较简单短小。像这三支曲子就是王贫女初次出场所唱的一套曲子,纯用南曲,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 【叨叨令】 和北曲 【叨叨令】 格式完全不同。这些都是早期南曲的现象,因而,《张协状元》 在戏剧史上亦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古代剧曲之《张协状元》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张协状元

 (生出唱)
 【五供养】 五鸡山下,更没人知我行藏。衣裳剥去,露痕伤。雪儿又下,朱户闭景物惭惶。来古庙试开取,投宿又何妨。(又唱)
 【同前】 尊神恁试听:念是成都府里才人。张协径往宸京,取功名。经过此山,强人把我金珠都劫尽。又被伤皮肉欲投眠,是故特特启朱门。
 ………
 (旦上唱)
 【新水令】 朔风凛冽云垂地,见长空六花飞坠。踏雪归来也,仗一点灯儿,伴岑寂。
 【江儿水】甚人入奴庙里,把门倒拄? (丑白) 弗大过拄。(末) 想你夫主倒拄。(旦连唱) 教奴独立在雪儿里,淅淅朔风似刀割体,浑身如脱在那江儿水。甚人来投此处?早早开门,莫教奴家立地。(生上唱)
 【同前】 路人无眠也,投此处宿。开门怕风透了人难睡。(移拄开门)(丑) 泓! (末) 又来。(丑揍) 此是劫贼劫它去。(末) 不干你事! (丑) 道我是门神也不知。(生凑) 衣裳剥尽身如水。(净) 判官和着小鬼,收拾威光,且来此处立地。(旦唱)
 【捣练子】 君还是,往何方?不知怎地有痕伤?见着伊妾断肠。(生唱)
 【锁南枝】 张协本,是秀才,成都府人因乡荐。赍裹足欲往宸京,奈何程途远。(旦) 莫是登,此处山,号五鸡,被人骗?(生)
 【同前换头】 因登此山上,强人衣虎皮。把协劫掠薄贱,一查打得皮肉破损鲜血满。今到此,忽遇伊。未审谁,望怜念! (旦)
 【同前】 奴家世,本富室,只因水火家不易。年幼间父母俱亡,又没兄和弟。居此庙,五七年。又遇君,恁狼狈。(生)
 【同前换头】 平日在家里,须读古圣书。这般雪儿才下,多是饮着羊羔,浅浅斟绿蚁。或赋诗,或探梅。又怎知,这滋味! (旦)
 【同前】 君休要,举那时,目前是物不如意。衣又没被席全无,尽出不得已。君口食,奴自供。要睡时,先自睡。(生)
 【同前换头】 张协且安置,明朝定未起。遍身虚浮赤肿,今夜纸炉里弯跧,亸它风雨至。(旦) 奴进君,些子粥。更与君,旧纸被。

 《张协状元》 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戏曲剧本。为人们深入了解宋元南戏提供了可靠的剧本实物依据。剧写西川成都府书生张协进京赴试,在五鸡山遇盗。贫女慷慨救助,李大公夫妇撺掇,促成二人婚姻。贫女资助张协,张协中状元后,拒绝枢密使王德用招赘,王女胜花羞怨而死。贫女进京寻夫,张协不认,赴任途中用剑砍伤贫女。王德用收贫女为义女,终使夫妻破镜重圆。故事以大团圆结局,不免牵强。《宦门子弟错立身》 戏文曾提到 《张协斩贫女》 一剧,可见该剧最初属负心婚变题材,存本为迎合具体演剧环境,情节有相应改动。
 《张协状元》 第十出描述张协在五鸡山遇强人后,去古庙投宿的一段情节。作品尽显张协的尴尬处境和贫女的善良、凄苦。男女主人公在本出第一次相遇,编演者通过二人的对话把剧情逐步推向高潮。在 【捣练子】、【锁南枝】 及以后的对唱中,编演者用性格化的语言塑造了张协和贫女的形象,预示了二人未来潜在的冲突,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本出曲文由 【出队子】、【五方鬼】、【五供养】、【新水令】、【江儿水】、【捣练子】、【锁南枝】 七支曲牌构成,从中可见早期南戏丰富的音乐曲调成分和自由松散的曲牌连缀体式。结合以剧中人物上下场为标志的分场原则与插科打诨、滑稽调谑的戏剧场面,洋溢着我国戏剧艺术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民间乡土气息。
 【新水令】 一曲,“朔风凛冽云垂地,见长空六花飞坠。踏雪归来也,仗一点灯儿,伴岑寂。” 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 第三章指出: “全剧中因事拟词,颇有些可读的曲子,……也许便是所谓 ‘益以宋人词’ 的这一部分吧。……如未遇张协前,旦唱 【新水令】”。纵观全剧,【新水令】 独具色彩,堪与诸多文人诗、词、散曲作品媲美。自孟浩然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人因以 “踏雪寻梅” 状文人雅士赏玩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至元刘秉忠 《双调·蟾宫曲》 散套有 “朔风瑞雪飘飘,暖阁红炉,酒泛羊羔,如飞柳絮,似舞蝴蝶,乱剪鹅毛。银砌就楼台殿阁,粉妆成野外荒郊。冬景寂寥,浩然踏雪,散诞逍遥” 句,赋予孟氏 “踏雪” 一典“个性” 和 “时代” 的诠解。同是 “踏雪”,《张》剧 【新水令】 与前朝典故和后世散曲相比,在 “岑寂” 中,显得更加超然和恬淡,这也影射出书会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中的甘苦。
 一曲 【新水令】,成为贫女出场的背景音乐,同时也是贫女灵魂的背景音乐,对塑造人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剧仅此曲意味深沉,可知书会作者寄予贫女的无限同情,也难以掩饰这中间的情感共鸣。

张协状元

戏曲。原题九山书会编撰。五十三出。九山在今浙江永嘉,书会是宋金元时期编写戏剧话本之文人团体,成员以失意儒生为主。戏文写张协秀才,赴京赶考,在五鸡山遇盗,为庙中贫女搭救而婚配,并相助晋京。张协得状元后忘恩负义,归途偶遇前妻采茶,企图杀妻灭口,幸被人惊走,其妻被破断一臂,巧遇一高官路过相救,收为义女,再次配与张协为妻,成为眷属。以女人之牺牲换取一衣冠禽兽为夫,实为一场悲剧。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剧中保存一些戏曲史料,可供参考。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本。

张协状元

莆仙戏状元戏。根据宋代南戏剧本改编。书生张协进京赶考,途中被盗贼洗劫,贫病交加,住在一座古庙之中,一贫苦少女救之,并结为夫妻。后来,张协考中状元,休弃妻子。其妻后被枢密使王德用收用,使其夫妻团圆。

《张协状元》

南戏剧本。写张协赶考,五鸡山遇盗,人伤财尽。逢贫女搭救,细心照料,2人结为夫妻。后来,张协高科得中,抛弃贫女。贫女返乡后,遇枢密使王德用收为养女。张协托媒求王养女为妻,夫妻得以破镜重圆。剧中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种名目当场,剧本采用连场形式,不分“折”或“场”。钱南扬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本中,将它按空场分为53场。明《永乐大典》第399卷中存有全本。

张协状元

046 张协状元

宋元南戏。南宋永嘉(今温州)九山书会编撰。收于《永乐大典》第13991卷,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本。据开场时念《满庭芳》词“状元张协传、前回曾演,汝辈搬成”数句,知由原“状元张协传”改编的。剧写书生张协赴考途中遇盗,得到贫女救助,后由村中李大公夫妇为媒与贫女结为夫妻。张协中状元后,始则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继则拒绝与“貌陋身卑、家贫世薄”的贫女相认,命门子打一顿后赶出,贫女失望而归。后张协赴任途经原处,以剑刺杀贫妻未死,斫伤一臂。王德用夫妇路经此地,见贫女貌似其亡女,便认为义女,带来任上。后经节使为媒结为夫妻。新婚之夜贫女数落张协后重归于好。此剧的题材与《赵贞女》、《王魁》相近,都是写男子发迹负心的故事。贫女勤劳善良、刚柔兼济的性格塑造比较成功,而张协的丑恶嘴脸亦多所揭露,唯大团圆的结局与全剧情调格格不入。因为是今存南戏中最早的作品,《张协状元》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宋元南戏   牧羊记 ☛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南戏剧本。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作者不详。写书生张协赴考途中遇盗,病困山庙,受贫女救助,结为夫妻;中状元后,将妻休弃。后贫女为枢密使相王德用收养,并使夫妻团圆。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本。

☚ 乐昌分镜   刘文龙 ☛
000030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