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全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全义852—926

唐末五代之际濮州临濮(今河南范县濮城)人。字国维,初名言。少贫,因受县令迫害,投入黄巢起义军。黄巢攻占长安,任吏部尚书、水运使。黄巢失败后,降于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唐昭宗赐名全义,任泽州刺史。诸葛爽死后,与李罕之分居河阳。后被晋军围困,朱温出兵为其解围,遂入梁,任河南尹。时河南新遭兵火,城邑残破,得他全力经营,数年后,逐渐恢复。朱温篡唐,他改名宗奭。官至中书令、五镇节度使,封魏王。梁亡,入降后唐,复名全义,任太师、尚书令,改封齐王。李嗣源在魏州举兵反,他因推荐过嗣源率兵外出,忧虑而死。

张全义

张全义发明高温不燃防辐射电缆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228页

张全义852—926

唐末、五代时濮州临濮(今河南范县)人。初名言(一说居言),字国维。农民出身。唐末投黄巢起义军,仕其政权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降于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任泽州刺史,昭宗赐名全义。后占据洛阳,任河南尹,依附朱温,赐名宗奭。他劝民耕种,聚采财赋以助朱温征伐。后梁建立后封魏王,官至天下兵马副元帅。后唐时复名全义,改封齐王。复任尚书令、中书令、兼河南尹等职。后唐明宗发动兵变,他忧惧不食而死。

张全义852~926

五代后梁将领。初名居言,后改宗奭,字国维,濮州临濮(即今山东鄄城)人。本为农夫,后投黄巢起义军。巢败,依诸葛爽于河阳,累迁至裨校,屡有战功,表为泽州刺史。光启间,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而附于梁。后有隙,全义袭河阳,晋军助罕之,梁军助全义,罕之败,梁授全义为河南尹,累官至太师、尚书令,封齐王。守洛40年,有德于洛。梁亡,后唐以礼待之。后卒于洛阳。

张全义

张全义852—926

五代后梁的理财家。字国维,唐昭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濮州临濮(今山东荷泽东北)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后附朱温。乾化( 911—915 )中任河南尹、宋亳节度使兼国计使。在河南尹任内全力恢复农业,选用部将十八人为屯将,在其所属十八县招抚流民复业。令民间互助耕牛、人力;奖励农耕,每见田中无草者,必予慰劳。不数年,河南荒土尽辟,刑宽事简,号为富庶,民有蓄积,水旱无饥,官府仓储殷实。资助朱温创业,成绩卓著。

☚ 李炎   马殷 ☛

张全义852—926

唐末朱温部将。濮州临人。初名居言,字国维,赐名全义。后梁太祖改为宗爽。官历天平节度使、中书令、中武军节度使。后梁初,任河阳(今河南孟县)节度使,封魏王。末帝时,以洛京(今河南洛阳)留守,兼镇河阳,授天下兵马副元帅。后唐时,改封齐王。后,以卧疾闻变,忧惧不食而死。

张全义852—926

也叫张宗奭。五代时后梁、后唐大臣。初名言。濮州临濮(今河南范县)人。少时在家为农,后投黄巢起义军。巢在长安称帝,他任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降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任泽州刺史。唐昭宗赐名全义。后据洛阳,归附朱温,赐名宗奭,任河南尹,深受宠信。在洛阳十八县分设十八屯,设屯将、屯副、判官, 招集流散农户,实行屯田,每屯数千户,使且耕且战。他统治洛阳三十年, 奖励生产,政宽事简,军粮充足。后梁时,封魏王,官至天下兵马副元帅。后唐时,复名全义,改封齐王, 官至太师、尚书令。后唐明宗发动兵变,他忧惧不食而死。

张全义852—926

原名言。五代时濮州临濮(河南范县濮城)人。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军。曾在黄巢大齐政府中任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后降唐,长期任河南尹、泽州刺史。唐昭宗赐名全义。后据洛阳,归附朱温,赐名宗奭。在洛阳推行屯垦,召集流人,亲巡田亩,奖励生产。后梁时又封魏王。后唐时复名全义,改封齐王。对洛阳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很有贡献。后唐明宗发动兵变,他忧惧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