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先《千秋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先《千秋岁》

《千秋岁》·张先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么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这是一首描写苦恋的词。抒情主人公对他(或她)所思念的对象看来已经绝望,但那缕剪不断的恋情犹难断绝。词人把残春的自然景象作为他感情抒发的媒介和依托,使满腔的苦恋之情在伤春的吟叹中得以含蓄而充分的显现。

本词上阕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发其与所思诀别后的哀怨、愁怀。开首二句暗用《离骚》中“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的诗意,写出春天将尽、百花衰谢的满目愁惨。“鶗鴂”(ti jue)即“子规”、“杜鹃”。古人有杜鹃啼血的故事,杜鹃啼鸣不仅标志着春光的流逝,而且暗寓着抒情主人公满怀的愁苦与哀怨。因而芳菲的衰歇,也就不仅意味着众芳的零落,也暗射着抒情主人公对青春将逝的哀叹。

下阕脱去了借景抒怀的轻纱,通过直抒与比喻等手法表现抒情主人公悲抑的心情。“莫把么弦拨,怨极弦能说”是抑扬句,词人说琴弦本来可以诉说心中满溢的哀怨,但此时还是莫要拨弄这令人伤心的弦索吧。“天不老,情难绝”,由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脱化而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矢志不移的坚贞:即令爱情无望,仍然难绝对所恋者的一片痴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是对苦恋之情的形象写照:心儿堕于情网是多么难以挣脱,即使有千般郁结、万般愁怨,也仍然被它笼罩纠缠。


唐宋词之《张先《千秋岁》》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张先《千秋岁》

张先《千秋岁》张 先

张 先

数声鶗鴂。 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释 ①鶗鴂(tí jué):杜鹃。春天长啼,昼夜不停。②永丰柳:泛指园柳。永丰,唐代洛阳坊名。③幺弦:小弦。

鉴赏 这首词写惜春相思之情。

上阕写暮春景象,暗示了美好爱情横遭摧残的沉痛之情。词开篇从听觉入手,几声鶗鴂的悲鸣横空而出,凄然一振。《离骚》云:“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鶗鴂凄厉的鸣叫能使百草为之不芳,更何况多愁善感的诗人。作者对鸟声的描写,不似小女子家“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唐金昌绪《春怨》)般幽怨无奈,也不似周邦彦《琐窗寒》词“暗柳啼鸦”般黯然落寞,而是显得凄厉悲切,这也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此时凄风苦雨,吹打得落红满径,营造了浓厚的感伤气氛。落红意味着春天行将过去,人们对此常是充满惋惜和无可奈何之情的。饱受风雨摧残的“落红”意象,也象征了主人公横遭阻隔的爱情。“梅子青时节”句既点明了时令,同时也饱含深意。梅子青,即未熟,比喻青春年华和初恋感情。残破的爱情就如同柳絮,日日夜夜寂寞地飞舞飘扬。柳絮轻飘无着的形象正好衬托了主人公失恋后的失魂落魄。“永丰柳”系化用典故。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柔条极茂,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为此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白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枝词以托意:‘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之。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两枝植于禁中。”张先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白居易因年老为姬妾今后将托身他人而伤感,作者则借以抒发了心爱的人另有所就的感伤。

柳鸦芦雁图(局部) 【宋】 赵佶 上海博物馆藏

下阕笔锋一转,直抒情感。幺弦为琵琶第四弦,其声音极其哀怨。“莫把幺弦拨”,是心有哀怨而恐被弦声引发,情难自持,表现了词人强忍内心悲痛的坚强。“天不老,情难绝”,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而反其意出之,以一种否定的假设形式叙述,仿佛在陈述一种誓言,激昂悲壮,有古乐府《上邪》之风。“老”字暗示了时间上的遥远,以至无穷,喻“情”的永恒;“绝”乃人声字,往往用于极其激昂的句子中,在此表示坚信此情不绝,犹如《上邪》“乃敢与君绝”之句。之所以此情不绝,是因为二人“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此句以网喻心,使“心”这个空洞的名词形象化了。网中有“千千结”,比喻爱情如网般牢固,不可破损。“千千”这一叠词声韵缓和,与前面“天不老,情难绝”句相呼应。结句“夜过也”,语气更缓,也使情感平缓下来。此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作者以此作结,让整个抒情氛围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极富象征意义。宋晁补之所谓“子野韵高”即谓此。

全词写悲欢离合之情,幽怨哀婉,声调激越,韵高而情深。(李飞跃)

链接 《千秋岁》词牌。《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或七十二字,上下片各八句,四或五仄韵(一般用上声和去声韵,尤以上声韵为多),声调显得较为舒缓。另有《千秋岁引》(又名《千秋岁令》《千秋万岁》),是在《千秋岁》的基础上增减字数而成,双调,仄韵,有八十二字、八十四字、八十五字、八十七字等不同的体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