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1875—1928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奉系军阀首领。1916年升奉天督军兼巡按使,后任督军兼省长。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后,控制了东三省,成为奉系首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败直系后,把持北京政权。1926年出任安国军总司令。1928年6月同蒋介石作战失败,乘火车退回东北。在途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 本姓:李 原名:霖 字:雨亭 影射名:章大经略 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字雨亭,奉天(今辽宁)海城人。幼时丧父,入过村塾,后流浪于营口。1894年投军。退伍后在营口开小兽医庄,以医治马病,得与“马胡子”首领结识。不久,自组“保险队”,率队抢劫好马五十多匹,组成骑兵,声势日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收编,任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1906年任巡防队前路统领。武昌起义爆发,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装璜门面,成立奉天国会保安会,任张为该会军事部副部长,屠杀革命党人,效忠清廷。袁世凯窃国后,他投靠袁氏,任二十七师师长,并靠拢日本帝国主义。1913年“二次革命”时,在奉天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人。袁复辟帝制,他密电劝进,被封为子爵。1916年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任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不久,在日本支持下,逐走吉林、黑龙江督军孟思远、鲍贵卿,控制东三省,成为奉系军阀首领。1920年与直系军阀联合,推翻段祺瑞的皖系政府,兼充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绥三特区都统。将势力扩展到察哈尔、绥远、热河。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退回关外,宣布东北“独立”。1924年率奉军再次入关,联合段祺瑞通电讨直,并秘密联络直系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击溃直军,把持北京政权,并把势力伸展到江苏、安徽两省。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次年四月派兵在北京搜查俄国使馆,逮捕并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1928年6月和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军关外。由于不能完全承诺日本提出的新的侵略要求,引起日本不满。同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利害冲突。6月4日,当他乘火车经过皇姑屯(今属沈阳)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 张作霖张作霖全史 曹锟张作霖轶事 张作霖历史 现代之张作霖 张大元帅哀挽录(1876-1928) | 中央新闻社编 辽鹤 | 上海中国第一书局1922年版86页 振民通信社1922年印行 上海竞智图书馆编印1923年版18页 共和书局1924年10月版18页 1928年4册 | 张作霖外传(上、中) | 郁明 | (香港)宇宙出版社1965—1967年印行(2 册) | 前事新评——张作霖、西安事变及其他 | 郭桐 | (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7年6月版 191页 | 张作霖 怪杰张作霖 | 常城主编 (日)园田一龟著 胡毓峥译 |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220页 辽宁大学历史系1981年6月版241页 | 我杀死了张作霖 | (日)河本大作等著 陈鹏仁译 | (台湾)聚珍书屋出版社1982年版213页,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2月版163页 | 张老帅与张少帅 张作霖史料专辑(沈阳文史资料第12辑) | 司马桑敦等著 |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344页 政协沈阳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1986 年8月版221页 | 张作霖确实接济过孙中山 日本帝国主义与张作霖 名人录——张作霖 | 邱捷 振宇 | 团结报1984年8月4日 向导周报1922年4期 国闻周报1924年1卷10期 | 大英国走狗——张作霖 张作霖出关遇炸记 | 热血 | 工人之路1925年30期 国闻周报1928年5卷22期 | 大元帅张公神道碑铭 张作霖横死的内幕 张作霖被炸事件的断片(一个日本罪人的回忆 谈) | 钟广生 郑学稼 (日)大石智朗 | 东北丛镌1931年16期 中央周刊1947年9卷47期 华文国际1948年1卷15期 | 张作霖外传 张作霖外传 张雨亭先生掌握东三省军政权的经过 | 薛大可 柳广 王铁汉 | *畅流1950年1卷7期 *畅流1963年27卷1期 *传记文学1964年5卷3期 |
张雨亭先生的初年 我所知道的张作霖(1—2) | 王铁汉 曹德宣 | *传记文学1964年5卷6期 *传记文学1964年5卷6期——1965年6 卷1期 | 张作霖、冯德麟、汤玉麟恩仇记 有关张作霖的史料 《张作霖、冯德麟、汤玉麟恩仇记》的史料订正 张作霖被炸殒命经纬 张作霖外传(1—17) | 田布衣 沈云龙 黄恒浩 赵庆昇 郁明 | *春秋1965年3卷1期 *春秋1965年3卷5期 *春秋1965年3卷5期 *春秋1966年4卷3期 *春秋1968年8卷3期—1969年11卷1 期 | 张作霖评传(上、下) 我所认识的张作霖 张作霖之一生 张作霖父子兄弟 张作霖的故事 傀儡帝与东北王——溥仪与奉张之间 张作霖崛起东北及其轶事 张作霖父子是非功过 十月号专题人物:张作霖(雨亭) 张作霖与王永江 张雨亭将军草莽轶闻 有关张作霖的日文资料 张作霖是怎样在东北称王称霸的 张作霖之死——皇姑屯炸车事件 张作霖和日本 | 亦云 韦树屏 养之 陈嘉骥 高登云 陈嘉骥 陈嘉骥 陈嘉骥 冯庸等 陈嘉骥 何秀阁 王光逖 常城 寒光 黎光 孙继武 | *畅流1968年37卷5、6期 *畅流1968年37卷12期 *新动力1975年27卷6期 *新万象1976年3期 *中外杂志1976年20卷5、6期 *中外杂志1977年22卷2期 *新万象1977年13期 *中外杂志1977年21卷6期 *传记文学1977年31卷4期 *中外杂志1977年22卷5期 *传记文学1978年32卷6期 *传记文学1978年32卷6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1期 知识1980年1期 学术研究1980年2期,中日关系史论文集 第256页 | 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 张作霖传略(上、下) 新闻旧话——无意间破坏了张作霖参政 车宝书老人谈张作霖和张学良 张作霖与廖彭 辛亥革命时期的张作霖 我杀了张作霖 | 潘喜廷 田胡甫 张友鸾 丁江 徐惠文 敬知本 张本政 (日)河本大作著 武青文译 | 学习与探索1980年2期 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3—4期 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4期 常德师专教学与研究1981年1—2期 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3期 学术研究1981年4期 近代史资料1982年1期 | 张老帅和张少帅(上、中、下) 张作霖兴亡记(1—3) 张作霖与日本“满蒙铁路交涉问题”考略 张作霖小传(1875—1928) | 司马桑敦遗著 季庆云 任松 关国煊 |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1—3期 *中外杂志1982年31卷2—4期 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3期 *传记文学1982年41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6册第289页 | 有关《张作霖小传》之补正 《张作霖小传》资料来源 关于张作霖受抚的几个问题 张作霖在东北 | 谢琦 关国煊 石鹏 (美)加文·麦柯马 克著 毕万闻译 | *传记文学1982年41卷4期 *传记文学1982年41卷5期 历史档案1983年1期 学术研究1983年1—2期 | 张作霖被炸前后 | (日)町野武马 孟 宪仁摘译 | 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3年2期 | 关于张作霖之死的一些补充 《〈张作霖小传〉资料来源》的一点补充 回忆我父亲张作霖二三事 | 高阳 林抱石 张怀英 张怀卿口 述 俞志厚笔录 整理 | *传记文学1983年42卷3期 *传记文学1983年42卷3期 *传记文学1983年42卷4期,天津文史资 料选辑第20辑第36页 | 辛亥革命时期张作霖其人 关于张作霖的妻妾子女 张作霖被炸实录 | 敬知本 李祖厚 王大任 | 历史教学1983年6期 *传记文学1983年43卷1期 *中外杂志1984年35卷3期 |
张作霖被炸案补遗 张作霖的感情世界 张作霖出生日期小考 张作霖——北洋军阀政权的首脑人物 张作霖与日本关系微妙 日本人为什么炸死张作霖 难得的照片:张作霖被炸死的真象 论张作霖称霸东北 张作霖在辽西的发迹 从町野回忆录看张作霖之死 从土匪到省长(张作霖)(上、下) | 沈觐鼎 王大任 魏明 壮游 吴相湘 修黍 陈藏 辛培林 任伶 潘喜廷 徐玲 (美)加文·麦柯马 克著 毕万闻译 | *中外杂志1934年36卷1期 *中外杂志1984年36卷2期 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3期 人物1984年4期 *传记文学1984年44卷6期 外国史知识1984年10期 退休生活1985年1期 学习与探索1985年1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5年1期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1期 学术研究1985年2期 | 张作霖 | |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208页 | 张作霖 | 季岩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3辑第 64页 | 张作霖 |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2分册第3页 | 张作霖(1875—1928) 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 | 贾逸君 (美)勃 德等编 |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政治第109页 中华今代名人传第28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78页 | 张作霖(1875—1928) 张作霖 张作霖是怎样登上东北政治历史舞台的 张作霖与郭松龄 回忆父亲张作霖二三事 张作霖二三事 张作霖和他的日本顾问 | 张敏孝 徐和雍 周克让 王化一 张怀英 张怀卿 栾贵田 陶尚铭 关根勤 |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35页 中国近代名人小传第340页 历史人物集第245页 文史集萃(全国政协)第1辑第110页 文史集萃(全国政协)第3辑第140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35辑第196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51辑第175页,北洋 军阀史料选辑(下册)第224页 | 对《回忆我父亲张作霖二三事》的订正 张作霖与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关系 张作霖 张作霖在辽西的片断 张作霖清剿陶什陶琐记 | 俞志厚 赵兴德 李赞廷 黎光 孙继武 姜向春遗稿 陶乃文述 秦诚至 记 |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第218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第81页 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179页 辽宁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第23页 辽宁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第28页 | 我所知道的张作霖和张学良 张作霖字雨亭 | 孙达生 | 辽宁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131页 名人录第23页 | 张作霖的故事 张作霖通过段祺瑞瓦解直系的内幕 张作霖被炸皇姑屯 张作霖(奉系) 张作霖被炸之原因与史实 | 晓恬 于立言 曹汝霖 | *当代名人故事第1集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册)第133页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册)第355页 北洋军阀史稿第427页 *革命文献第21辑第1747页 | 张作霖的起家(节录) 张作霖青年时代纪略 台安八角台镇联庄会——张作霖大团 张作霖投诚始末记 张作霖集团形成概论 张作霖集团的形成 辛亥革命发动时张作霖进入奉天 张作霖进奉天前后(节录) 辛亥革命与张作霖 张作霖统一东三省的经过 张作霖简史 | 赵庸声 赵兴德 罗巨峰 徐文会等口述 秦城至 陶逎文 周大文 刘德权 赵复 王益知 周大文 赵东凡 |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3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0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5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3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4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47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56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69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89页 |
张作霖驱逐段芝贵的密谋和经过 张作霖巴结北洋系一例 张作霖初交段祺瑞(节录) 我所知道的张作霖 张作霖其人 | 王克承 潘承禄 刘振生 刘翼飞 刘德权 |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9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08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09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1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12页,文史 集萃(全国政协)第4辑第89页 | 张作霖整顿奉天金融琐录 张景惠与奉派首领张作霖的关系 张作霖与徐树铮 张作霖别传 张作霖被炸死的真相 “东北王”张作霖 | 周大文 金名世 何千里 金毓黻 郑旌辉 |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18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90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28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35页 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95页 军阀现形记第247页 | 郭军反奉时的张作霖轶事 张作霖在奉天省(含抚顺、新宾、清原)种植鸦片 筹备军费史实 | 于翔麟 马恕知 | 沈阳文史资料第3辑第151页 抚顺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213页 | 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兴亡 张作霖(1875—1928) 张作霖在高坎 张作霖为干娘立碑 张作霖(1875—1928) 日本帝国主义与张作霖 | 赵兰 冯明珠 张晏 张晏 | 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66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96页 营口文史资料第3辑第66页 营口文史资料第3辑第72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第378页 蔡和森文集第131页 |
张作霖张作霖和奉系军阀 从草莽英雄到大元帅:张作霖 | 王鸿宾主编 陈崇桥等编 |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97页 辽宁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315页 |
张作霖大传 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真传 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家族 孙中山在天津会见张作霖始末 孙中山与张作霖的第一次会见 张作霖生活琐记 张作霖与东北中日“合办”企业 张作霖与吴佩孚 张作霖经济活动述评 张作霖与查封天合盛商号一案 奉系两怪杰——张作霖和吴俊陞 对张作霖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日本天皇与炸死张作霖 张作霖与孙中山先生 关于张作霖的评价问题 论张作霖与盛世才 张作霖青年时在大高坎镇的活动 张作霖与日本 张作霖与末代皇帝溥仪 张作霖发迹始末 论张作霖的军事改革 略论张作霖对国民党的策略 张作霖与东三省乡耆会议 略述张作霖奉系军阀集团用人之道 胡适日记中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给张作霖当家教与秘书行走 | 徐立亭 孙其明 陈崇桥 耿丽华 张正忠 张焕宗 杨仲子 徐允明 温守善 王秉忠 郭剑林 魏 明 魏福祥等 窦应泰 刘玉岐 魏福祥 徐万民 陈崇桥 马玉良 张日安 陈崇桥 胡玉海 魏福祥 窦应泰 卞直甫 常 诚 魏福祥 常家树 蒋永敬 汪树屏遗稿 汪纪 泽整理 | 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425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57页 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91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92页 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338页 团结报1986年3月15日 团结报1986年5月10日 人民政协报1990年11月16日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6年2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6年2期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3期 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4期 名人传记1986年6期 历史档案1987年4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1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1期 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4期 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4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1期 日本研究1990年1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90年4期 名人传记1990年8期 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2期 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3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2、3期 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2、3期 *传记文学1992年60卷3期 *传记文学1992年60卷4期 | 在大帅府当家教与秘书行走(二) | 汪树屏遗稿 汪纪 泽整理 |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5期 | 张作霖“讨赤”与田中内阁 张作霖与郑家屯事件 浅析张作霖援鄂与奉吴联盟 张作霖与蒙古叛匪 辛亥革命张作霖进驻奉天新论 张作霖也知道重视教育 张作霖与二十一条交涉 张作霖时期东北与苏俄关系述略 论孙中山与张作霖之关系 孙中山、张作霖的关系与《孙文越飞宣言》 孙中山与张作霖 孙中山与越飞“谈”张作霖 张作霖:饮恨皇姑屯 张作霖(1875—1928) 从草莽英雄到北洋政府元首——张作霖 张作霖被炸死的前后 我杀死了张作霖 大元帅张公神道碑铭 张作霖(1875—1928) | (日)伊原泽周 车维汉 江 平 朱 虹 郭建平 刘志超 王秀华 马平安 楚双志 刘贵福 邱 捷 王光远 蒋永敬 文 同主编 范济国 杨小红 陈崇桥 町野武马 河本大作 钟广生 廖盖隆等主编 | 历史研究1992年5期 近代史研究1992年5期 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6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3期 历史档案1995年1期 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2期 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4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5期 历史研究1997年2期 北京档案史研究1997年4期 *传记文学1999年74卷4期 人类档案——中外名人之死第289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68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1卷第136页 名人之死(二)第94页 名人之死(二)第105页 辛亥人物碑传集第319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480页 |
张作霖 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字雨亭。早年为土匪,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被清政府收编后,任马队管带、巡防队统领。辛亥革命时,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迫害革命党人,效忠清廷。袁世凯窃权后,被任为二十七师师长,投靠日本帝国主义。1916年升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逐渐将整个东三省纳入其统治范围,成为奉系军阀首领。1921年兼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绥三特区都统。1924年率兵入关,打败直系军阀,把持北洋政府。1926年出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1927年4月与蒋介石遥相呼应,在北京派兵搜查俄国使馆,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自任安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至关外。因没能满足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全部侵略要求,同年6月4日在途经皇姑屯(今属沈阳)车站时被关东军炸死。 张作霖人物传记。常城主编,16.3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该书由“绿林”起家,称霸东北,可耻的下场等五章构成,记叙了张作霖由土匪头目受抚为清营官,经过投机钻营,扶摇直上,一跃成为民国师长,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后又称雄关内,攫取北京政权,一直爬上“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认为张作霖多年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而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混战中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仇视革命、镇压革命,绞杀了共产主义战士,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同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张又从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出发,不甘心完全听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摆布; 为了自己的升发而卖力地追剿受沙俄操纵的蒙匪,这在客观上是对祖国有利的。力求客观地记述和评价张作霖这个传奇人物,是研究晚清、民国和奉系军阀史的一部重要专著。书前附张作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9幅。 张作霖北洋奉系军阀首领。陆海军大元帅。1875年3月19日生。1894年投清军当兵。1909年被袁世凯封为二等子爵。1918年被段祺瑞任为东三省巡阅使。1919年镇压五四运动。1920年被封上将军,因败仗被免职。遂在东北宣布“独立”,被推为保安司令。1926年宣言“反共讨赤”。1927年呼应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杀害李大钊。1928年6月4日,被日军炸死。 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Zhang zuolin民国初年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奉天(今辽宁)海城人。生于1875年(光绪元年)。土匪出身。1902年,被清政府收编,任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辛亥革命时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效忠清廷,杀害革命党人。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被任为第二十七师师长,并向日本帝国主义靠拢。1916年,升奉天督军兼巡按使,后改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被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控制东北,成为奉系军阀首领。1920年与直系军阀联合,推翻段祺瑞政府,兼任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绥之特区。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退回关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把持北京政权。1927年4月,逮捕并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1928年6月,与蒋介石作战失败,乘火车退回东北,在沈阳皇姑屯车站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 
☚ 黄兴 秋瑾 ☛ 张作霖1875—1928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土匪出身,后投军东北。辛亥革命爆发后,随东三省都督赵尔巽镇压革命党人。袁世凯窃国后,他任第二十七师师长。袁帝制破灭前他攫取奉天军政大权。1916年起历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以日本为后台,占据东北,形成奉系势力。1920年联合直系推翻段祺瑞皖系政府后,向关内扩张。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战败,逃回关外。1924年二次直奉战争获胜后与冯玉祥共同把持北京政府。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布“反共讨赤”,再度控制北京政府。次年4月,在京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海陆军大元帅。1928年6月与蒋介石作战失败后,因与日本发生利害冲突,在日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死。
张作霖见“中国近代史”中的“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先后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27师师长。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次年任东三省巡阅使,把整个东三省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成为奉系首领。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北京杀害李大钊。1928年6月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张作霖 张作霖1875—1928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奉天海城 (今属辽宁) 人。土匪出身。1906年任巡防队的前路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后,率部入沈阳,屠杀革命党人。袁世凯窃国后,任师长。因得袁的信任,又投靠日本,势力日渐发展。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1920年,段祺瑞政府垮台后,势力伸展到察哈尔和热河。次年兼任蒙疆经略使后,遂向关内扩张势力。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后,退守关外。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4月,在北京杀害共产党员李大钊等20余人。同年6月,自称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被蒋介石击败后,退回东北。从北京回沈阳时,在皇姑屯东站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 段祺瑞 六、中国历史·现代 ☛ 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字雨亭。奉天(今辽宁)海城人。父有财是个小商人,兼设赌局。他十四丧父,家贫无力上学,得塾师帮助,免费在村垫读书,后学过兽医。一度流浪于营口街头,乞食于人,与地痞流氓厮混。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投毅军马三元部当兵,不久回乡开兽医庄。后入绿林,带领几十人到新民姜家屯抢得五十多匹好马, 扩大武装。其后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各带武装来归,声势日众。1902年率二、三百名土匪,受新民府知府增韫招抚,任马队管带。日俄战争时,充当日本间谍。1906年任盛京将军赵尔巽巡防队前路统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调他入卫沈阳,任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袁世凯窃国后,任二十七师师长,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16年袁死后,任奉天督军兼省长。次年任东三省巡阅使,把整个东三省纳入其统治范围,成为奉系首领。1921年又兼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绥三特区都统。次年,自称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独立。1924年直奉战争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6年冬,自称安国军总司令,拥有重兵三十五万,成为旧军阀中最大的实力派。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北京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二十多人。同年6月,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海陆军大元帅。1928年6月,与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6月3日由北京乘专车回奉天,四日清晨五时许,专车到达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预先埋好的炸药炸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