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丙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丙起义台湾农民起义。张丙,祖籍福建漳州,后移居台湾嘉义县店仔口庄(今台南白河镇白河里及永安里), 世业为农。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夏,当地大旱,颗粒无收,张丙与庄人相约禁米输出。而奸商陈壬癸却暗购粮数百石,并贿使生员吴赞帮其偷运出境,半路被吴房劫去。吴赞向县府诬告张丙通盗,知县邵用之捕诛吴房,并下令拘捕张丙。张丙对此义愤填膺,遂于是年10月1日聚众竖旗起义,自称“开国大元帅”,建号“天运”,张贴安民告示,禁止队伍淫掠,很快发展为数万人。起义军首先进攻佳里兴巡检署,继而袭击下茄苳北势坡及八掌(一作奖)溪各汎。知县邵用之率官兵进剿,被张丙擒杀。次日,台湾知府吕志恒率二百乡勇前往围剿,在大排竹又被起义军打败。义军声势不断壮大,继而围攻嘉义县城和大武垄汎、目加溜湾,击败前来援救的数百清兵。义军黄番婆部攻破盐水港,击毙清守备张荣。此时,凤山许成、彰化黄诚等纷纷起义响应,截官粮,克斗六,与张丙相呼应。张部蔡恭等在曾文溪击毙驰援嘉义的清都司蔡长青,杀清兵200人。张丙率义军在嘉义城大战清军。清廷连接失败讯息,急命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带2000官兵驰援,于是年11月1日在鹿耳门登陆,进驻府城北门外校场。当时,起义军各路人马分据各地,互为雄长,未能协同作战,给清兵以可乘之机。张丙率义军舍城迎击清军,向铁线桥马济胜清营进攻。11月22日,率2万义军奋勇搏战2天,终因武器和经验不足而失利,退入山脚麻林中。12月,在优势清兵围攻下,张丙不幸被俘解往北京,英勇就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