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三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三丰

明道士。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一说平阳或猗氏人,一说宝鸡人,一说天目人)。名全一,一名君宝,字三丰。别号甚多。因他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史称他身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穿著只一衲一蓑。食量大,升斗立尽。记忆特好,书过目不忘。尝游武当山,与其徒结草庐而居,不久离去。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寻访,不得。后移居宝鸡之金台观。传说他死后入殓,已而复活,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等处,踪迹无常。明成祖曾遣给事中胡等前往查访,历时数年,终不可遇,遂发民工三十余万人,大修武当山宫观。天顺三年(1459年),英宗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后人辑有《张三丰先生全集》。

张三丰

 宋代道士,武术名家,武当派的创始人。但,有说他是金代人,又有人说他是元末时人。关于他的祖籍也是说法不一,有说是辽宁人,也有说是陕西人,还有说是山西人。据传说,张三丰武艺超群,一人能击败几十个人,行走如飞。聪明过人,看书一遍就能背诵出来。一餐饭可吃一斗,也可几天不吃东西。并且能算出将要发生的事。总之,传说神乎其神。明成祖朱棣曾派人到处找他,也找不着。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曾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又封他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又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

又名 “张三峰”。相传为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如清代黄宗羲在 《王征南墓志铭》 中即言:“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丰。”有人认为,张三丰所传的内家拳主要是太极拳,故有太极拳起始于张三丰之说。如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即持此观点。他在该书的“张真人传” 中写道: “洪武初,至蜀太和山,结庵玉虚宫,自行修炼。洪武二十七年,复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典,舋舋不倦。一日在室读经,有鹊在庭,其鸣如方论,真人由窗视之,鹊在树,注目下睹,地上有一长蛇。蟠结仰顾。少顷,鹊鸣声上下,展翅相击,长蛇采首微闪躲过鹊翅,鹊自下复上,俄时性躁,又飞下翅击,蛇亦蜿蜒轻身闪过,仍作盘形。如是多次,真人出,蛇走。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刚之理,因接太极变化,而成太极拳,动静消长,通于易理,故传之久远,而功效益著。”上面记述多富传奇色彩。而各类典籍所载历史上的张三丰 (峰)确有几人,生活年代亦分别为宋、元、明而各自不同。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明代道士张三丰。其名全一,字 “君宝”,号玄玄子。辽东懿州 (今辽宁彰武西南) 人。《明史·张三丰传》中记载,张三丰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圆目,须髯如戟。他一生遍游天下,潜心悟道,并勤修功夫,于内丹术造诣犹深。以其名传世的著作多种,如《无根树》 《大道歌》 《玄机直讲》等,多收于 《张三丰先生全集》中,但有些为后人托伪作。因其阐述的内丹修持理论与太极拳练功理法相通,故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太极拳家吴志青在其所著《太极正宗》一书中认为 “考各家太极之源流,均称系丹士张三丰所传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言: “张三丰的名字,现今一般与中国拳法的一个派别太极拳联系在一起”,即是阐明这一历史状况。张三丰拳术的传世源流据 《王征南墓志铭》中记载为: “三峰之术,流传于陕西,而王宗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引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但关于张三丰其人其事的真实性,以及他与武术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武术界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张三丰

张三丰

据各类记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张三丰(峰)。其一是北宋末的张三峰,据传曾留传内家拳法。其二是元末的张三峰,又号“三峰子”,善书画,工诗词。其三是明代初年明成祖派胡滢四处搜寻的张三丰,其事迹见《明史·方伎传》。这三个张三丰(峰)的事迹均有待于深入考究, 目前尚难结论。张三丰被尊为内家拳之创始人,首见于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该《铭》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流传于陕西,而王宗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根据黄宗羲这一说法,以及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与此大略相同的说法(《王征南传》、《内家拳法》),后世武术界遂逐渐出现外家为少林,内家为武当的说法;至清末民初,又产生了太极拳属内家的说法;近年来,又出现不少以内家或武当命名的拳派拳种。关于以中国武术为内、外两家的分类方法是否确有道理的问题,张三丰其人的真实性、存世年代、是否创编内家拳的问题,以及中国武术史上到底有没有个自成体系的武当拳派的问题等,自三十年代唐豪的《少林武当考》问世以来,至今争议犹存,莫衷一是。参见“内家拳”等条。

☚ 皂旗张   唐赛儿 ☛
张三丰

张三丰

道号武当丹士,元明间人。清末和民国时期一度被称为内家拳(武当派)和太极拳的创始人。
据记载,历史上道号称作“武当丹士”或曾居武当山并名为张三丰(峰)者不下十几个人。有宋时的张三峰;有元明间的张三丰;有道号三峰子,元季人,善书画、工诗词的张三峰;还有一些称作武当派、内家拳的祖师张三丰,以及武术专著中所称的张三丰(峰)等。

☚ 张之江   张占魁 ☛
张三丰

张三丰

明道士。据《明史·张三丰传》,名全一,一名君实,号三丰。辽东懿州人。因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寒暑唯一衲一蓑。读书,过目不忘。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后,居宝鸡之金台观。后又云游无定,不知所终。

☚ 李道谦   道观 ☛
张三丰

张三丰

武当派武术创始人。明代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人,道士,名全一,一名君宝,号元元子,又号张邋遢。相传他武功深厚,曾在武当山修道传艺。他将道家理学内功和民间武术融会贯通,创成武当派武术;最初为八门五手十三势拳,后来代代继承发展,形成包括拳、剑、棍、枪、刀等众多门类的武术流派。据说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成祖朱棣(1403~1424年)曾多次派人访求,希图一见,却始终未遇。明英宗(1436~1449年) 时被封为 “通微显化真人”。

☚ 白玉峰   张松溪 ☛

张三丰

张三丰

元末明初道士,以不修边幅,世称张邋遢。于武当山传授道教,剑法尤佳。以料事如神而被民间奉为真仙。明成祖曾派人入山寻之,不见。明代中后叶被封为 “清虚元妙真君”。后人辑其文为 《张三丰先生全集》,并托其名编有 《武当剑法》。

☚ 吴全节   道藏 ☛

张三丰

张三丰

❶宋代武术家。内家拳创始人。黄宗羲《南雷文案·王征南墓志铭》:“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之术,百余年后传于陕西,而王宗(宋朝人)为最著。”
❷(1247~?)元明间道士,养生学家。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一作“君宝”),号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辽东懿州 (今辽宁彰武西南)人。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天师后裔。《明史》本传谓其丰颀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斗米,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居穷山,或处井市。年六十七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隐居武当山。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 “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或隐或显,踪迹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遣使觅之不得。永乐中,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封为“韬光尚志真仙”,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其学说融通三教,认为“牟尼、孔、老皆名曰道”,“利己利人,其趋一也”,声称“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对明清道教影响颇大,托名而立的流派多达数十家,其中著名的有三丰派、三丰自然派、武当派等。著作有《张三丰先生全集》,载《道藏辑要》毕集。

☚ 冷谦   陆西星 ☛
张三丰

张三丰

明初传说中的仙人。辽东懿州人。名全人,一名君宝,号三丰。又因他为人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据传说: 他身形奇异,身体高大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无论寒暑,惟一衲一蓑。其所食或能尽升斗之饭,亦或能数日、数月而不食。又传说他能一日行千里,为人喜嬉谐,如旁若无人。曾游武当诸岩壑,时武当宫观因兵乱而毁,他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明太祖早年曾闻其名,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派遣使者寻其行迹不得。后传说他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复活。乃游四川,曾见蜀献王,又入武当,游历襄、汉地区,踪迹奇幻不定。永乐年间 (1403—1424),明成祖又派给事中胡濙与内侍朱祥,携带着皇帝的玺书和赏赐的香币前往访求,积数年而不可得。又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等人,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钱以百万计 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并设官铸印以守。此举虽未能召求到张三丰,却应验了他当时所谓 “此山异日必大兴” 的预言。总之,张三丰其人神异,而明初诸帝却相继寻访,不惜巨资,但终不能得其综迹,至明英宗天顺三年 (1459),英宗赐诰,赠号 “通微显化真人”,但仍终莫测其存亡。

☚ 张中   袁珙 ☛

张三丰zhāng sān fē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天门冬(6)。人名。明初道人,名全一,一名君宝,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游走四方,寒暑惟一衲一簑,阅书经目不忘。明太祖闻其名、遣使遍觅不遇。今存孙天仁集《三丰张真人神速万应方》,据称为张三丰所传。

张三丰

张三丰

元、明道士。但其生平记载不一。《异林》称宋时人,《明史》称明代人或金时人; 《张三丰先生全集·汇记》称元初人。据《明史》载,系辽东懿州人 (今辽宁彰武西南),名全一,字君实 (一作君宝),号三丰,无论寒暑着一衲一蓑,一餐能食一斗,也能数日一食,人称“张邋遢”,传说其事能先知,过目成诵,来去无踪,曾居武当山。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 (1391) 遣使访之,不遇,其后始终不知张三丰生死存亡。英宗正统元年(1436) 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主张三教一致,提倡内丹修炼,道德修养,积善累功。张三丰所创的武当道教内家拳,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张杰   张天师 ☛
000058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