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曹魏屯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曹魏屯田 曹操平定冀州后,在魏郡(治邺)、阳平(治馆陶)、列人(今肥乡东北)等地集中人力生产粮食的举措,始行于建安九年(公元205年),以民屯为主。 民屯土地上的屯民多为招募而来,以垦荒种地为业。屯民称屯田客或“典农部民”,50人为一屯,屯置司马、隶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典农都尉归属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中郎将又统归于大司农。曹魏于列人置典农都尉,魏郡置典农中郎将,治邺。 阳平、顿丘(今河南省南乐县)界边曾列置屯。 曹魏时期通过屯田,缓解了邺都粮荒,又解决了河北流民问题。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幽、冀一带实行军屯,即用士兵在驻地耕种,为其统一中国的征战,提供了大量军粮。这一制度,推行了67年之久,亦为以后历代所效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