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参军
约始于东汉而盛行于唐代的一种戏剧形式。今习称为“参军戏”。其起源有二说。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开元中,黄旛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躭。躭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太平御览》五六九引前燕田融《赵书》则称“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百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为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至唐代时,其演出主要以参军、苍鹘二脚色为之。近人一般多认为它是以滑稽诙谐的表演科白为主,可属于“科白戏类”或“滑稽戏”类。但如唐薛能《吴姬》诗:“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又唐范摅《云溪友议》“艳阳词”条:“(元稹廉问浙东)乃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则均侧重于指出其歌演艺术,故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以之列为“唐代歌舞戏”。
在参军戏中扮演角色,做滑稽诙谐的表演。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