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异牟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异牟寻754—808

唐时南诏第六世王。公元779—808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知书,有才智,善抚众。时吐蕃贵族奴役南诏人民,役赋颇重。他任用汉人蛮利(郑回)为清平官(宰相),听其计谋附唐。贞元九年(793年),他遣使致书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亟愿归附和好。贞元十年与唐定盟。借吐蕃征兵之机,率兵数万,大破吐蕃军于神川,受唐黄金册印,为“南诏王”。并派贵族子弟到成都学汉族文化。促进了汉和南诏间文化交流。

异牟寻?—808

唐代南诏首领。凤迦异子。颇知书,才智过人,善抚其众。即位未几,率众二十万与吐蕃军分三路入寇唐灌几(今四川灌县西北)、方维、邛崃关等数十城。寻德宗发禁卫及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军合山南兵驰援东川(今云南会泽县境)。大败牟寻,斩俘甚众。牟寻遁走苴咩城,吐蕃封为日东王。贞元九年(795年)四月,欲摆脱吐蕃压迫,遣使三人异道同趋京师上书谢罪请和。同年,吐蕃因争北庭(今新疆哈密一带)与回纥大战,死伤颇众,乃征兵于牟寻,需万人。牟寻欲藉此袭吐蕃,遂佯示寡弱,许以五千人从行,即自将兵数万踵其后。昼夜兼程,乘其无备,于神川大破吐蕃,擒其五王,俘其众十余万。俄遣其弟凑罗栋等二十七人趋京师告捷,请复号南诏。十年夏六月,以功册封为南诏。旋降伏施、顺、磨些、茫等诸蛮。自贞元十五年伊始,与唐结盟,屡败吐蕃,斩俘颇多。后病卒。其子寻阁劝即位。

异牟寻754—808

南诏第六世王。779—808年在位。因其祖*阁罗凤依附吐蕃后,吐蕃“责赋重数”、“悉夺其险以立营候”(《新唐书·南诏传》),乃力主与唐恢复臣属关系。贞元九年(793),三路遣使上表,请求归唐。翌年,受唐册封为“南诏王”。数度与唐联合出兵, 击败吐蕃。从而加强了与中原的联系。任用汉人*郑回为*清平官。派遣贵族子弟到成都学习汉族文化。十六年,亲自率子入朝,献圣乐舞,促进文化交流。

异牟寻?~808

唐代南诏首领。凤迦异子。即位未几,率众20万与吐蕃军分三路入寇唐灌几(今四川灌县西北)、方维、邛崃关等数十城。唐廷发禁卫及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军合山南兵驰援东川(今云南会泽境内)。大败牟寻,斩俘甚众。牟寻遁走苴咩城,吐蕃封为日东王。贞元九年(795年)四月,欲摆脱吐蕃压迫,遣使趋京师上书谢罪请和。同年,吐蕃因争北庭(今新疆哈密一带)与回纥大战,死伤颇众,乃征兵于牟寻。牟寻欲藉此袭吐蕃,遂许以5000人从行,即自将兵数万踵其后。昼夜兼程,乘其无备,于神川大破吐蕃。遂遣其弟凑罗栋等趋京师告捷,请复号南诏。次年六月,以功册封为南诏。旋降伏施、顺、磨些、茫等诸族。自贞元十五年伊始,与唐结盟,屡败吐蕃,卒后其子寻阁劝即位。

异牟寻754或755—808

唐代南诏第六世王。乌蛮,姓蒙氏。※凤伽异之子。母李氏,独锦蛮。史称其“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大历十四年(779,一作十三年),祖※阁罗凤卒,嗣王位。是年,联合吐蕃,悉众23万三路攻唐,一趋茂州,逾文川,扰灌口;一趋扶州、文州,掠方维、白坝;一侵雅州、黎州、叩邛关,欲取蜀为东府,为唐将李晟所率禁卫及幽州军大败于七盘、大度河外。退兵后迁都阳苴咩城(今大理旧县城西)。自称日东王,设官职,立※三讬、※九爽行政衙署。因不堪吐蕃繁重赋税及征索,怨“悉夺其险立营候”,纳清平官郑回议,开始行“弃蕃归唐”政策。贞元五年(789,一作四年),遣乌蛮勿邓部大鬼主苴梦冲等出使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处,表示友好。十年(794),遣子寻阁劝(寻梦凑)及清平官等与唐使崔佐时会盟于点苍山神祠。斩吐蕃使,去其册立之号,献吐蕃所授金印,以示归唐。旋率数万众大败吐蕃兵于神川,夺铁桥等16城垒,俘其王5人,降其众10余万。受唐册封为南诏王,及“贞元册南诏印”银窠金印一方。后屡遣使献方物、马匹,并献所俘吐蕃将帅。十四年(798),派贵族子弟赴成都就学。十六年(800),亲自率子入朝献圣乐舞。次年,与韦皋联兵破吐蕃,克7城,焚毁堡垒150所,擒论莽热以献。元和二年(807),遣邓傍传入朝。三年,卒,谥孝桓王。唐帝特遣太常少卿(一作太常卿)武少仪赴南诏吊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