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王
自汉高祖刘邦始,即有封异姓功臣为王者,韩信被封齐王。清代亦有数人以异姓封王。明初追封功臣为王,甚至追封三代为王,皆为异姓。明季,明军将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降附后金。崇德元年 (1636),清太宗皇太极封三人各为恭顺王、智顺王、怀顺王。清军入关之后,又分别改封定南王、平南王、靖南王。另有吴三桂迎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后南明将领孙可望势穷降清,被封义王。又有满洲正黄旗人扬古利,随努尔哈赤征战有功,死后追赠武勋王。康熙间漳州守将黄芳度为台湾郑氏反清力量所迫,投井自杀,被追赠忠勇王。三蕃之乱被平定,褫夺其王爵。乾隆朝武将福康安,以征苗死于军中,特赠忠锐嘉勇郡王。武勋王、忠锐嘉勇郡王、忠勇王之后,以公爵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