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卢思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卢思道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少时从北齐著名文人邢邵学,曾仕北齐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授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至散骑侍郎。其诗受齐梁浮艳诗风影响,多绮丽之作,但亦有佳篇。《听鸣蝉篇》寄慨遥深,为庾信称赏,边塞诗亦风格雄健,其中《从军行》语多对偶,清丽流转,具有早期七古特点,尤为著名。原有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 ☚ 三、隋唐五代 薛道衡 ☛ 卢思道 卢思道中国古代笑话。《太平广记》二五三引:“隋卢思道尝共寿阳庾知礼作诗,已成,而思道未就,礼曰:‘卢诗何太春日(迟迟)?’思道答曰:‘自许编苫疾,嫌他织锦迟。’思道初下武阳入京,内史李德林向思道揖,思道谓人曰:‘德林在齐,恒拜思道;今日官高,向虽拜,乃作跪状。’思道尝在宾门日中立,德林谓之曰:‘何不就树荫?’思道曰:‘热则热矣,不能林下立。’思道为周齐兴亡论,周则武皇帝悉有恶声,齐高祖太上咸无善誉。思道尝谒东官,东宫谓之曰:‘周齐兴亡论是卿作不?’思道曰:‘是。’东宫曰:‘为卿君者,不亦难乎?’思道不能对。……” ☚ 占便宜 旧例 ☛ 卢思道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涿(今河北涿州)人。少师事邢劭,以才学有盛名。仕北齐,官至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北齐文宣帝死时,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善用之,魏收、阳休之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得八首,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周武帝平齐,授仪同三司,追赴长安。不久,以母疾还乡,参与同郡祖英伯等乱事,几被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迁武阳太守。入隋,以母老请解职。岁馀,奉诏入朝接待陈使。遭母忧。起为散骑侍郎,参内史侍郎事。卒于京师,年五十二。有集三十卷(一作二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存诗二十七首及联句两句,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与李德林、薛道衡齐名,皆以辞藻胜。其《听鸣蝉篇》词意清切,曾得庾信赞赏;《从军行》体近初唐,开唐人边塞诗的先河。《隋书》卷五七、《北史》卷三○有传。 ☚ 诸葛颍 陆琼 ☛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隋代诗人。北齐时始任司空行参军,兼员外散骑常侍,直中书省。因操行不检,屡遭贬黜。后任京畿主簿,历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北周时授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隋初官至散骑侍郎。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1—582隋代文学家、诗人。字子行。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少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闭门苦读,文才兼著。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善而用,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人仅得一、二首,唯卢思道独得八首,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入北周,授仪同三司,后因参与祖英伯判乱,几遭杀,以文才见宥。出为武阳太守。入隋,官至散骑侍郎。卢思道工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语言流畅,气势充沛,开初唐七言歌行之先声。代表作《从军行》,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讽刺武将猎取功名,全诗多用对偶,雄浑有力,流畅清丽,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听鸣蝉篇》抒发客愁乡思,讽刺长安权贵“繁华轻薄”的生活,寄托遥深,词意清切,为庾信“叹美”,时人所重。其文以《劳生论》著称,文中揭露了官场趋炎附势之徒的种种丑态,极为传神,为今人钱钟书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有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一卷。今存诗二十七首。 ☚ 杨坚 孙万寿 ☛ 卢武阳集 ☚ 庾信诗赋选 卢武阳集 ☛ 卢思道 卢思道535—586隋代诗人、辞赋家。《隋书》有传。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思道聪爽俊辩,通侻不羁。师事河间邢子才,就魏收借异书,数年之间,才学兼著。初仕北齐,解褐司空行参军,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出为丞相西阁祭酒,历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迁主客郎中,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周武帝平齐,授仪同三司,后除掌教上士,迁武阳太守。隋开皇初,起为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于时议置六卿,收将大理,未几,卒于京师,时年52。思道自恃才地,多所陵轹,由是官途沦滞。其诗未脱齐梁风气,格调不高。今存赋2篇,其《孤鸿赋》颇有名。著有《卢武阳集》。 ☚ 卢肇 卢照邻 ☛ 卢思道 053 卢思道531?—582隋代诗人。字子行。范阳(今属河北省涿县)人。他是“北朝三才”之一邢邵的学生。北齐文宣帝死,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其他人只得1、2首,唯卢思道独得8首,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其诗曾为庾信称道,后由北朝入隋。他长于七言诗,善于用典,讲究对仗,具有一定的气势和文采,已开唐代七言歌行的先声。代表作《从军行》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并讽刺了边将的追名逐利之举,语言清丽流畅,句法整齐宛传。有《卢武阳集》。 ☚ 隋唐五代作家 薛道衡 ☛ 卢思道 卢思道531?—582Lu Sidao隋代文学家,字子行,范阳人(今河北涿县)。仕于北齐、北周,为人通脱不检,居官常遭贬黜。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他是隋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擅长七言,对仗工整,善用典故,虽多不脱齐梁宫体诗的巢臼,但有些诗作却写得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开了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如《听鸣蝉篇》词意清切,寄托较深,曾得庾信深赏;《从军行》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讽刺武将贪功求赏,写得雄浑有力,迥异于宫体诗。他亦有文名,所作《劳生论》刻画官场中趋炎附势小人的丑态,生动传神,被今人钱钟书誉为北朝文的压卷之作。明人辑有《卢武阳集》1卷。 ☚ 隋唐五代文学理论批评 薛道衡 ☛ 卢思道约531—582隋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仕北齐为给事黄门侍郎,仕北周为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其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气势充沛。代表作《从军行》雄劲委婉,《听鸣蝉篇》词清意切。文以《劳生论》最为有名。原有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 卢思道535~586Lu Sidaoman of letters of the Sui Dynasty.Works: Joining the Army,Rhapsody of Lonely Swan Goose,etc. 卢思道字子行。范阳(今北京)人。仕北齐,起司空行参军,兼员外散骑侍郎,直中书省。有文名。历主客郎、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北周武帝平齐后,授仪同三司。隋文帝为相,任为武阳(今山东莘县)太守。征为劳陈使。起为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卒,年五十二。有文集三十卷行于世。 卢思道535—586隋诗人。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少时从邢邵学习。曾仕北齐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隋初官至散骑侍郎。其诗未脱齐梁之风,格调不高。但《听鸣蝉篇》寄托较深,为庾信赞赏。有《卢武阳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