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专制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特殊统治形式。出现于18世纪欧洲的普鲁士、奥地利、瑞典、丹麦和俄国等国。18世纪的欧洲,由于受到农民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日益发展的冲击,有些封建统治者利用人们对所谓“开明君主”的幻想,自上而下地对腐朽的宗教条规、等级特权等进行了某些改良,并以设立学校、奖励发展工业等措施,争取资产阶级的支持,缓和同他们的矛盾,以维护封建制度。18世纪后半叶,奥地利在玛利亚·德利撒及其子约瑟夫二世统治时的改革,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内容包括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军事改革,推行新的征兵制度,改革财政,保护关税,奖励工业,发展教育,以及改革司法、废除刑讯等。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如伏尔泰等一些持温和观点的人,批判专制制度,但美化开明专制;持激进观点的人则否定一切君主专制制度,对开明专制不抱幻想。 开明专制 开明专制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出现于18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封建统治者在资本主义革命的时代潮流冲击下,以保持封建专制的基本制度为前提,采取一些有限制的改革措施,如取缔腐朽的宗教条规,限制等级特权,举办教育,鼓励发展工业等。封建君主专制实行的这种有限改革,便被称为 “开明专制”。如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和奥地利在玛利亚·德利撒及其子约瑟夫二世统治时的改革都属开明专制。 ☚ 幕府制度 杜马 ☛ 0000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