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建筑业改革与开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建筑业改革与开拓

四川建筑业体制改革起步较早。1979年11月至1981年2月,压缩未完工程投资11.78亿元,停、缓建建设项目403个,其中大、中型建设项目7个,同时,对省、地、市属施工企业进行全面整顿,为改革创造条件。1980年,省委、省府将建筑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并在部分建筑企业试点建设项目投资包干。1981年,以 “包” 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责任制在建筑业中推广。1983年,在推行定包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改革分配制度和材料供应体制,“三材” 指标直接拨给施工主管部门,试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部分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企业化试点,部分科研院所试行项目承包制,并在部分企业中推行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总承包制度。重庆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试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成功经验,被国家体改委推广。1984年,四川部分建筑安装工程试行招标投标承包制。1985年,全省普遍成立工程质量监督站,实行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提高认证的公正性。1986年,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对设计、施工、建筑产品生产单位开始资质审查,分级发证,每年复查,形成制度。1988年起,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建筑队伍发展总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缩短施工机械设备折旧年限,逐步发展大型承包集团企业等。
在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方面,80年代初实行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经理 (厂长) 行政指挥的体制,80年代中晚期进一步改革为经理 (厂长) 负责制。在企业经营体制改革方面,除80年代初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内外经济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加以完善外,还从1990年开始进行集团化探索。1993年9月,以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为龙头,近200个企事业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组成的四川华西集团,经省经委、省建委批准成立,职工9万余人,资产总额13.7亿元。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1985年起,国有建筑企业开始招用合同工和农民工,进场新职工一律实行合同聘用制,改变了工人只能进不能出、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至1990年,四川国有建筑企业的固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1986年的70%下降为50%多。
四川建筑业早在70年代末就开始立足省内,开拓省外,积极打入国际市场。到1990年底,出省、出国承揽任务的建筑职工已达500万人次,在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沿海沿边城市承担工程,提供劳务,在52个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形成 “百万川军闯天下” 的特色。据统计,1980年~1990年,四川建筑业在国外共签订承包工程合同228份,合同金额6.7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8亿美元。到1995年,全省成建制出国和跨省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累计220万人次,完成总产值180亿元,在国外新签订合同金额27.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亿多美元。1982年成立的四川华西企业公司,是四川建筑业第一个设在深圳经济特区的 “窗口” 企业,1988年8月,改名为中国华西企业公司,并获得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在海外开办合营企业的权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