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外交理论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即要改变现有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所造成的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早在1974年4月联合国第6届特别会议上,邓小平就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主张,以后又多次强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1988年7月15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时就提出要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同年9月19日,邓小平在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时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不通,现在不仅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且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同年12月2日,他在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访华团是说: “目前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时期。国际政治领域由对抗转为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应该提出一个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理论。” (《人民日报》,1988年12月3日)他还指出: “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邓小平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联系起来,认为: 当今世界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另一个是发展问题,解决和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动、大分化时期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强权政治; 解决发展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改革旧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符合多数国家利益、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当今世界处于激烈变动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势在必行。世界由对抗转向对话,紧张趋向缓和,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都应该停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行不通的。在这一形势下,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各国的利益。他指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只有依靠发展,发达国家也有继续发展的问题。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阻碍了世界的前进,造成了巨大的南北差距,发达国家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国家继续贫困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3页)邓小平还说: “我多次向国际上的朋友们说,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决南北问题,还应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8页)
邓小平外交理论认为,应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符合各国的利益,充分体现了各国的主权和平等,因此用它来指导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邓小平指出: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性霸权主义应该停止了,它们应该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代替霸权政治。” (《人民日报》,1988年12月3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时说: “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我认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3页)“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 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紧密合作,反对少数大国对政治、经济的垄断,反对大国对弱小国家实行政治恐吓和经济掠夺,为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独立作出了贡献。因此,邓小平特别指出: “我特别推荐五十年代由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8页)
邓小平外交理论就怎样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国际政治中,中国将多边外交列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执行不结盟政策,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个别大国的大棒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一贯反对军备竞赛,主张真正的裁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上,主张世界各国都有义务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反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彻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坚决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国家经济独立的斗争,支持发展中国家为200海里经济区而进行的斗争,主张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全面的普惠制。邓小平还在联合国第6届特别联大上阐述了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
(1) 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当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反对任何国家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搞霸权主义和势力范围。
(2) 各国的事务由本国人民自己作主。任何国家和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国家的对内对外事务不容别国干涉。发展中国家应不受干涉地发展本民族的经济。
(3) 国家之间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由世界各国来管,反对个别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发展中国家应享有国际贸易等一切充分的经济权利。
(4) 国际贸易应建立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基础上。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经济要求,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起来,反对经济霸权、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5)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应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不应附带任何的政治、军事条件,不应谋求任何特权和暴利。反对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盘剥和敲诈勒索。发达国家应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6) 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必须实用、有效、廉价、方便。派往受援国的人员不得进行非法活动,应尊重受援国的法令和民族习惯。总之,邓小平外交理论重视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对外援助中继承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对外援助 “八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对外援助 “四原则”,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了大量工作。

☚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正确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
000002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