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建国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建国日报1945年11月创刊。社址在天津宫北大街14号(今鞍山道)。日刊,两版。一版为国内外重大新闻、简讯;二版报导天津本市新闻、经济市况、社会生活问题。副刊有“新天地”,刊登杂感、常识等文章。并以连载小说出名。如宫白羽的《丰林豹变记》(《金钱镖》续作),还有李轸庭的《雍正剑侠图》(后部)等。天津图书馆藏1945年12月2日第3号至1946年1月31日第63号报。 建国日报 建国日报1948年1月创刊于济南,同年 ☚ 诚报 政治通讯 ☛ 建国日报 《建国日报》是抗战期间第七战区政治部的报纸。创办于1942年,利用原国民党军队中的《阵中日报》在韶关的印刷器材印报,在军内发行。报头为《阵中日报》,对外公开发行,则称为《建国日报》。一切开支在军队内部支付。社长李育培(第七战区政治部主任李煦寰之侄),编辑记者中有进步人士。抗战后期曾设兴宁版。日本投降后,派员到广州“劫收”日伪敌产,1945年9月上旬在光复中路复刊曾以“锄奸录”揭露过一些国民党企图保护的大汉奸罪行。1947年“五·卅一”事件(国民党特务殴打反内战反饥饿游行学生事件)曾发表美联社电讯,透露特务殴打学生的秘密等,不尽依照中央社报道新闻的做法,故该报拥有一些知识份子读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国内战后,李育培退居董事长职位,由中统特务陈藻文继任社长,将进步编辑、记者赶走。该报除广州版外,还出有韶关版,汕头版。 ☚ 建设 孟秋江 ☛ 建国日报台湾澎湖地区唯一的地方报纸。具有军报和地方报的特色。1949年11月22日创刊。其宗旨是“宣扬‘国策’政令,促进地方团结进步,鼓舞民心士气,坚定官兵反共复国必胜必成信念”。读者主要是台北、台南、高雄的澎湖人及澎湖当地的国民党驻军和民众。 建国日报 《建国日报》台湾澎湖地区惟一的一份报纸,日报。兼有军报和地方报双重性质。1949年11月22日创办。主要内容包括:宣扬三民主义和国民党的“国策政令”,坚持反共立场,促进地方建设等。其主要广告来源于澎湖、台北、高雄三地区,商业广告占60%。由于地理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发行比较困难。 ☚ 建设研究会 孟良崮战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