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建国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建国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 建国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1949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宁市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广播电台”和“广西省立教育广播电台”的全部设备和工作人员。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筹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2月13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并于5月1日正式播音,呼号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于1969年9月开始筹建,1970年9月1日初步建成试播,1970年10月1日正式用“广西电视台”台标呼号播出。广西对外广播台电(对越台)1984年1月起筹建试播,同年12月1日正式播出。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比较迅速。到1990年底止,全区建有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7座;建有调频广播发射台13座;区直辖市级电台5座:乡镇广播站1190座;广播覆盖全区人口63.2%。电视方面,除建有自治区电视台1座外,还建立市级电台5座,县级3座;各种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029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048座;全区共建成微波站24个,微播线路4条,总长度1162.12公里,电视覆盖全区人口77.5%。初步实现了全区县以上的城镇、厂矿企业、林场、海岛、边防、哨卡当天就能看到中央电视台节目。建成了高99.5米,面积达10854平方米的全区彩电中心主楼,整个播出系统和制作系统均能较好地接收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和电视教学节目,具备播出广西电视台两套节目以及转播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的能力。同时与广播电视配套的广播电视报和音像事业也得到较大发展,《广西广播电视报》已形成从编辑、出版到印刷发行一条龙的完整体系,期发行量70万份。广西音像出版社年产可达14万盒音像带。目前全区形成了一个对内对外,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外线和有线协调发展的广播电视网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视听,除用普遍话外,还用壮语、柳州话和白话等四种语言播音,方便壮族和其他民族群众收听收看,大家称广播电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群众的“良师益友”,对广西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广西画报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