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属吉林省。东与苏联交界,西与吉林省吉林、浑江2市为邻,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北与黑龙江省毗连。面积42700平方公里,辖延吉、图们、龙井、敦化、珲春5市,汪清、和龙、安图3县。州府驻延吉市。人口2079902,其中朝鲜族821479人,还有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境内多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较高。具有显著的山区农业特征,主种水稻,还有玉米,大豆等。水稻种植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吉林省水稻种植技术最高的地区。工业占据重要位置,以煤炭、机械、化工、造纸、针纺、卷烟为主,轻工业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林业发达,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煤、黄金、铜、锌的储量丰富。土特产品以蕨菜、元蘑、木耳为大宗,苹果梨久负盛名。药用动植物丰富,有人参、鹿茸、熊胆、天麻等。文教事业发展迅速,有5所高等院校。长白山原始森林已成为“国际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白头山天池及长白瀑布是著名旅游胜地。有许多重要文物及文化遗存,其中著名的有唐渤海国贞惠、贞孝二公主墓碑及敖东城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1952年9月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位于我国吉林省的东南部,北邻黑龙江省,东南与朝鲜相连,西南依长白山,面积427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自治州首府驻延吉市,辖两个县级市、六个县。居民有朝鲜、汉、满、回、蒙古等16个民族,人口208万,其中朝鲜族占40%以上。延边地处长白山区,多山地丘陵,东南部图门江及其支流珲春河等沿岸地势最低,形成延吉盆地。松花江和牡丹江发源于西部山地。延边地处北半球的中温带,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谷子、大豆、玉米、烟草、亚麻等。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这里生长着120多种木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州内盛产各种药材、山货,如人参、鹿茸、貂皮、虎骨、熊胆等。矿产有煤、铁、铜、铅土、金等。解放后,延边地区的建设发展很快,建有煤炭、钢铁、机械、农具、化肥、造纸、针织、木材等工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和文化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院校有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建立。在吉林省东南部,北邻黑龙江省。东北与苏联接壤,东南与朝鲜相连,西南依长白山。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延吉市。唐为靺鞨及渤海地,明属建州卫,清末置延吉、珲春等厅。辖两个县级市、六个县(1984年6月)。居民有朝鲜、汉、满、回等民族。其中朝鲜族占40%以上。长白山绵延境内。布尔哈通河、海兰江、图们江等江河密布。东部图们江及其支流珲春河等沿岸地势较低,形成延吉盆地。白头山天池是中、朝两国界湖,为旅游胜地。天池北侧有一缺口,瀑布悬空坠落,为松花江上游。为重要林业基地之一,有“林海”之称。农产有稻、谷子、大豆、玉米、烟草、亚麻等。盛产各种药材、山货,并有人参、鹿茸、貂皮、虎骨、熊胆等。为北方的“水稻之乡”,也是“苹果梨”的故乡。矿产有煤、铁、铜、铝土、金等。解放后,建有煤炭、钢铁、机械、农具、化肥、造纸、针织、木材等工业。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学校有延边大学等。工农业总产成倍增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南部。1952年9月3日成立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州首府驻延吉市。辖6市2县。面积43474km2。居民有朝鲜、满、回、蒙古、汉等16个民族,总人口218.45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0.57万,占41.46%。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谷子、大豆、烟草、亚麻等10多种。林区生长着120多种木本植物,有30种经济用材树种。名贵药材主要有人参、鹿茸、党参、天麻、五味子等6种。金属矿有50多种,非金属矿有40多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27.3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6.81亿元;粮食总产量701760t,人均粮食产量321kg;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地方财政收入82531万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9.1亿元。铁路运输里程453.3km,公路通车里程4438km。延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02个,医院床位总数9360张;卫生技术人员14857人,每10000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8人,高于吉林省和全国水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