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延祐四明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延祐四明志

 元浙江四明(今宁波)地区方志,二十卷。元袁桷撰,成书于延祐七年(1320年)。
 袁桷,字伯长,自号清客居士。生于宋咸淳二年(1266年),卒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浙江鄞县人。曾任丽泽书院山长,少年博学,颇得声誉,以荐改翰林国史院检阅,后累迁至集贤直学士、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参修宋、辽、金史、著有《清客居士集》等书。元马泽以太中大夫为庆元路总管,聘袁桷编纂此书。以境内有四明山,故取名四明志。
 该志参酌南宋《宝庆四明志》编纂体例和记叙方法,以门目体分设十二考,即沿革考、土风考、职官考、人物考、山川考、城邑考、河渠考、赋役考、学校考、祠祀考、释道考、集古考。每考各系小序,总考州郡,分考各县,编排有序,义理严谨。其中赋役考最为详赅,列有鄞县、奉化、昌国、慈溪、定海、象山等地田土,以及灶户田、僧道田、驿户田、职田、弓兵、狱卒,还有在各地征粮钞、办冶铁、织染、茶、盐、酒等税课,制造军器、皮货等情况,资料广博丰沛,独具地方特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 “志中考核精审,不支不滥,颇有良史之风”。“条理简明,最有体要”。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倍受后人赞誉和模仿。
 但是,该志关于四明自然状况载述欠详,各考之间互不联系,全志没有一个整体结构,难以表述四明的发展脉络和自然与社会的全貌。
 版本有元至正六年(1340年)刻本,元代已散佚第九卷“城邑考”下、第十至十一卷“河渠考”。原书为钱竹江旧藏,今为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还有皕宋楼影印元刻本,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本、咸丰四年(1854年)徐时栋烟屿楼辑刻《宋元四明六志》本、同治年间重刻本、
 一九八三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延祐四明志

二十卷。元马泽修,袁桷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浙江鄞县人。少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累迁至侍讲学士。袁桷博闻强记,熟悉掌故,精于史学,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又奉诏撰修无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大典。主要著述有《春秋说》、《易说》、《清容居士》等。此书分沿革、土风、职官、人物、山川、城邑、河渠、赋役、学校、祠祀、释道、集古十五考。元代庆元设有市舶司,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书中除一般方志所共有的职官、赋役外,还有关于市舶即海外贸易的资料,极有价值,也是该志的一个显著特点。陆心源藏有影写元刊本,系钱大昕所藏,现存日本静嘉堂文库。今所见皆缺卷九城邑考下、卷十河渠考上、卷十一河渠考下,仅存十七卷。通行有《宋元四明六志》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