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延安地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延安地区

位于陕西北部,黄河中游。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吕梁地区隔河相望,南、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铜川、咸阳和榆林等地市毗邻,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东西宽198公里,南北长212公里,面积367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4.3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800米,北部沟谷交切,梁峁起伏,南部塬梁相间,平缓开阔。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10.6℃之间,自东南向西北渐次降低。年降水量450—65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无霜期北部155天,南部188天。区内均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9条。主干河流有洛河、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及汾川河,境内流程1014.6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10.7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约33亿立方米,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有林地面积2228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1624万亩,主要分布在子午岭、桥山、黄龙山一带,木材蓄积量4070.3万立方米。天然草场2013万亩。境内有药用植物500余种,其中大宗的40多种,是全国杏仁、甘草、酸枣仁、龙骨等中草药的主要产区,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全区总人口178.69万,其中农业人口148.97万,占83.4%,人口密度为48.8人/平方公里。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其余为回、满、蒙、苗、壮、朝鲜等少数民族。辖延安市和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甘泉、洛川、富县、宜川、黄龙、黄陵12个县。全区有146个乡,48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3305个行政村,10204个自然村。行署机关驻延安市。延安以延水得名。春秋时为白翟部族居住地。战国初期,中部和北部属赵,南部属秦,后全部归秦。秦时属上郡一部分。东汉以后时而废郡设州,时而废州设郡。宋元祐四年(1089),由延州改为延安府。元代改设延安路。明清乃复府制。民国初期属榆林道管辖,后废道设专署。中共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辖陕北、陕甘两省及关中、神府两个特区,本区大部分属陕北、陕甘两省。1937年1月7日,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同年9月6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延安市及延属、关中、绥德、三边、陇东5个分区,本区属延属分区。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南迁西安,在延安设立陕北行署,领榆林、绥德、黄龙三个分区,直辖9个县。本区除黄龙、洛川、黄陵、富县为黄龙分区所辖外,其余各县均为陕北行署直辖。1950年5月1日撤销陕北行署,设立榆林、绥德、延安三个专署,归陕西省直辖,本区除子长、延川两县属绥德专区外,其余各县均属延安专区。1956年9月,撤销绥德专署,子长、延川两县划归延安专区。1958年11月,全区14个建制县撤并为7个,1961年9月恢复原建制。1972年2月增设延安市(属县级建制)。1975年8月撤销延安县,与延安市合并。1984年1月,将本区宜君县划归铜川市。延安地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延安市是国务院第一批确定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被誉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全区列入省和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有24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边区政府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地区的革命旧址有150余处,其中延安市有140余处,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旧址16处。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着数以千计的宝贵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了党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活动。轩辕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清凉山万佛寺、唐代诗人杜甫涉足及赋诗的少陵川、隋唐两代皇宫享用的美水泉、宋代著名石窟石宫寺、长城遗址、秦直道以及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寄居的万花山等,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及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既富黄土风情,又具地方特色,深受国内外人士赞赏。该区幅员辽阔,土层深厚,地形多样,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黄绵土壤占耕地面积的80%,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南部塬区以小麦为主,次为玉米、豆类,北部山区以玉米、糜谷为主,次为豆类、洋芋、荞麦。经济作物以烤烟、苹果、油料为主,红枣、核桃、花椒、山杏次之。北部山区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1990年,粮食总产量6.8亿公斤,人均生产粮463公斤;烤烟面积31.33万亩,烟叶总产41513吨,分别占全省面积和产量的24.4%和30.5%,部分烟叶出口外销;苹果累计面积85.9万亩,产量58781吨,占全省产量的18.9%,尤以洛川苹果为佳,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羊子存栏141.5万只,年产值5678万元;洋芋面积39.9万亩,产量3亿公斤,加工量1.5亿公斤。全区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其中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50%以上。土地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287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到1990年,累计兴修农田265.5万亩,人均1.8亩,造林604万亩,种草180万亩,兴建大中型水库94座,总库容量5.6亿立方米。治理保存面积累7000多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5%,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年机耕面积122.54万亩,机播面积182.38万亩。采用适合当地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的“四法”(水平沟、垄沟、草田轮作、麦田轮作)种值面积300多万亩,年增产粮食约1亿公斤左右,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区有工业企业7802个,职工7.4万人,工业总产值14.1亿元,税利积累3.3亿元。其中中央、省属企业9个,职工4432人,工业总产值5.5亿元;地、县(市)属企业300个,职工33215人,工业总产值8.8亿元; 乡镇企业6842个,职工33422人,工业总产值1.7亿元。有年产值、利税超亿元企业2个,超千万元企业2个,超百万元企业19个。以石油、煤炭、烟草、毛纺为主导工业。1990年,生产原油70万吨,原油加工量60万吨,石油工业总产值7.5亿元;生产原煤530万吨,工业总产值1.5亿元;生产卷烟20.6万箱,工业总产值2亿元;生产毛线204吨,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四大主导工业年总产值11.2亿元,实现税利3.1亿元,分别占全区年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积累80%和94%。境内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包(头)公路沿线的瓦窑堡、永坪、延安、桐树底、店头5个工业小区,初步形成石油、煤炭、烟草、纺织、电力、机械、冶金、建材、食品、交通运输等10多个工业门类。原煤为该区大宗工业出口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万美元。境内除西(安)包(头)国道纵贯南北,兰(州)宜(川)国道横穿东西外,县际公路四通八达,县乡公路和乡村道路交并成网。通车路程6848公里。所有乡镇和75%的行政村通公路。西(安)延(安)铁路建成通车,途径黄陵、洛川、富县、甘泉、延安五个县(市),境内通车里程137.6公里,并继续向北延伸。民航班机由延安可直达西安、太原、北京。全区有邮电局、所141个,邮路总长3957公里。延安市、甘泉、富县、洛川、黄陵一市四县实现电话程控自动化。年报刊发行量2474.53万份,邮电业务总量1297万元。年发电量1.2亿度。85%的乡镇和75%的行政村通电。全区有各类商业网点8862个,从业人员30989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4亿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2.75亿元。全区有高等院校3所,中专学校6所,普通中学194所,农职业中学15所,小学5075所,聋哑学校1所,各类学校教师职工22446人,在校学生27.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3%。全区有科研和科技服务机构4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633人。有广播、电视电影机构505个,电视差转台220个,卫星地面接收站86座,广播专线总长1.4万公里,专业演出团体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群众文化馆、站209个,电影院、影剧院、体育馆(场)49座。有医疗卫生机构419个,医护人员6353人,病床3979张。乡镇有卫生院,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医疗站。1990年全区社会总产值31.7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8.1亿元,国民收入16.8亿元,财政收入2.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823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