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廖运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廖运泽1902—1987安徽淮南人 廖运泽
廖运泽 廖运泽1903~1987淮南市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加入中国国民党。东征后,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三期学生总队教育副官、队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北伐军叶挺部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副团长,后赴南昌任七十二团代理团长,参加“八·一”起义。次年初回乡,进行兵运和农运工作。后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重回国民党军队,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1940年任国民党十五师师长。1943年任骑兵第二军军长,参加对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历任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长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陆军总部中将高参、第八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兼第一纵队司令和颍上指挥所主任等职。1949年所部一一○师起义后,遭通缉,出走香港。1952年夏回北京,先后担任民革江苏省委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副主席,江苏省人大第五届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 廖传枢 廖宜民 ☛ 廖运泽 廖运泽1903—1987淮南市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在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任教,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于武汉分校任教。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在国民党军中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在皖北阜阳一带进行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兼颍上指挥所主任、国防部暂编第一纵队司令等职。1949年因策动起义被国民党通缉逃往香港。1952年回内地,历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是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 粱从学 梅竹樵 ☛ 廖运泽 廖运泽号汇川,安徽凤台人,1903年7月生。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25年作为黄埔学生军参加两次东征陈炯明。其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初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学生第三队队长,年底任武汉分校政治大队第四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副团长,在平定夏斗寅叛变的战斗中负伤。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赴宁,就职于第三十三军驻宁办事处,秘密收罗南昌起义失散人员。1928年任第三十三军学兵团教育长。后赴山东惠民任第五路军第四十二军部高级参谋。旋赴江苏无锡,任由淮军第一师改编的新编第五旅营长。后又在皖、豫等地历任暂编第二旅副团长,独立第四十旅第九十五师团长,补充旅旅长等职。1938年5月任第二十一师副师长。翌年初,入湖南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5月学业结束,赴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兼阜阳警备司令。1943年春任暂编第十四师师长,同年10月5日任骑兵第二军军长。1945年2月20日升少将,其后率部赴济南接受日降。1946年6月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后又任国防部部员,后辞职。1948年复出,6月任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兼颍上指挥所主任,暂编第一纵队司令官。9月22日升中将。1949年1月任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官,不日调任衢州编练处司令部副司令。5月因其旧部第一一○师起义(原暂编第一纵队) 被通缉由穗赴港。1952年抵返北京,此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府副主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9月23日在北京病故。 ☚ 廖仲恺 廖运周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