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字叔度。春秋战国著名将领廉颇的后代。其曾祖、祖父均显当世,其父客死于蜀,遂流寓蜀地。后来到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明帝时,薛汉因牵连楚王谋反而被杀,其门生均远避,廉范独前往收敛薛汉尸体,因此以侠义显名。后举茂才,任云中、武威及武都太守。章帝时,任蜀郡太守,颇有政绩。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后卒于家。
廉范
东汉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叔度,赵名将廉颇之后。初受业京师,事傅士薛汉。曾为陇西太守邓融功曹,后融下狱,他尽心卫侍左右;融死,又亲为送丧致故里。及其师薛汉以事诛,故旧远避,他独往收敛,由是显名。举茂才,迁为云中太守。他智勇相济,以少胜多,令匈奴不敢犯境。后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章帝时,迁蜀郡太守。他针对当地善争好辩,懒于生计的习俗,大力倡导勤俭淳朴的风尚,并取消了原不准民间入夜燃火的禁令,但严使储水防备火灾而已。百姓称便,乃作歌道:“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汉书·廉范传》)后坐法免归故里,卒家。曾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颇受世人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