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康法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康法朗 康法朗南朝梁志怪小说。王琰撰。原载《冥祥记》。《法苑珠林》卷九十五、《太平广记》卷八十九皆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作品叙述:晋沙门康法朗,学于中山。永嘉中与四比丘西入天竺,行过流沙,千有余里,见道面败坏佛寺,无复堂殿,蓬蒿没人。法朗等下拜瞻礼,见有二僧,各居其一:一人读经,一人患痢,秽污盈房。其读经者不看来客一眼。朗等恻然兴念,留下为他们煮粥,扫除浣濯。至第六日,病者痢更加重,朗等共料理之。其夜,朗等并谓病者天明前必死。至次日往视,则容色兴悦,痛状休然。屋中秽物,皆是华馨。朗等乃悟是得道冥士以试人也。病者说:“隔房比丘,是我一样的和尚,久得道慧,可往礼勤!”法朗等先前嫌读经和尚无慈爱之心,听此语,乃作礼悔过。读经者说:“诸君诚契并至,同当入道。本来朗公宿学业浅,此世未得愿也。”谓朗伴曰:“慧此居植根深,当现世得愿。”因而留之。法朗后还中山,为太法师,道俗宗之。作品通过对康法朗途中救护患痢僧人等情节的描写,宣扬了信佛要诚,乐修善业的佛家思想观念,富有教谕意义。作品情节生动,善用悬念叙事,引人入胜。康法朗道中遇患痢僧,他不怕秽污,日夜料理。看似平常之事,但读者稍加思索,不难发现,为何另一读经僧对患痢僧不问不管?这就不免使读者顿生悬疑。待六七天后病情加重朗等以为次日必死,但作者笔锋一转,原来病僧容光满面,本无病症,是神僧试人而已。读者至此,疑窦才冰释。这样叙事不仅避免了以往小说简短、单调的不足,而且也对突出中心思想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 抵世常 竺长舒 ☛ 康法朗 康法朗康居僧人。初学道山中,晋永嘉中与一比丘西入天竺,渡流沙,悟道,后还山中,为大法师,道俗宗之。 ☚ 帛法祚 佛图澄 ☛ 康法朗 康法朗康居僧人。初学道山中,晋永嘉中与一比丘西入天竺,渡流沙,悟道,后还山中,为大法师,道俗宗之。 ☚ 帛法祚 佛图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